三月的揚州城,霧靄迷蒙,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過後,泥土變得鬆軟,草兒們聞訊破土而出,頓時一番濃濃的春意。
城外的燕子山下,桃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正是踏青的好時節,此時遊人如織,一時間郊區這邊熱鬧無比。
周遭的人稱呼這裏為桃花裏。每年的這個時候,春意正濃,桃花正豔,是春遊難得的好地方。
人群中一位白衣翩翩的少年十分惹人注目,他的名字叫江月,也是慕名而來的遊客。江月是隨父親一起來賞春的,盡管江月想自己一個人,奈何父親覺得不安全,死活不同意。
江月的父親江上雁就是大名鼎鼎的臨安知府。江上雁有時候也可以意識到自己對寶貝兒子的管教可能過於嚴厲,但是同時也明白,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江湖險惡,他又是官宦子弟,單獨出來怎能讓人放心呢?
身後跟著的是一群便衣侍衛,還有父親那雙充滿關照的眼睛。
平時管教多,你讓我好好讀書,我就好好讀書。你讓我往東,我不敢往西。好不容易出來玩一次,還這麼不自在。江月心裏有些不滿了,於是突然停下了腳步,扭頭看著父親,怒氣衝衝。
父親是最了解自己的兒子的。兒子年齡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遇到事情希望自己做主,渴望自由,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於是就妥協一步,讓兒子自己走,並吩咐手下時刻跟隨。
江月這才滿意了幾分,得意洋洋地快步走到最前麵。
桃花開得恣意,粉紅的花瓣蒙上一層輕霧和雨水,嬌豔欲滴,像是剛剛塗過粉黛的美人。有些花骨朵雖然還來不及開放,卻也呼之欲出,大有猶抱琵琶半遮麵的羞澀感。遊人們如癡如醉,然而江月卻沒什麼感覺。花兒開得是熱烈,隻是顯得過分張揚外露,這不是江月所喜歡的。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麵桃花相映紅。
人麵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群中不知是哪位性情中人大聲吟唱起這首詩來。
這是唐五代詩人崔護的一首抒情詩,當年崔護考進士未中,為排解鬱悶獨自到長安郊南遊玩,不想在農家院門口邂逅一位美麗的女子,女子的熱情和美麗深深打動了崔護,那時想必也像今日,是一個桃花盛開的春季。可是一年過去,崔護再次造訪,重遊故地,那位美麗的姑娘卻不見了蹤影,隻留下崔護自己黯然神傷。
或許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吧,你越是追求,反而求之不得。美好的東西大多都是不經意的就來到你身邊,強求不得。江月心裏想著。父親教導向來嚴格,是不允許自己讀這些香豔的東西的。然而父親怎麼就不明白呢,俗和雅都是相對而言的,曲高和寡的東西就像久置不用而落滿塵埃的花瓶,再好看又能怎樣呢?大俗就是大雅,因為貼近生活,接地氣!父親是過於迂腐了些,可能久在官場中,不知人間事的原因吧。江月得意地想,也為自己涉獵“廣泛”,而父親渾然不知而覺得好笑。
這條巷子還真是好玩啊,有賣各種小玩意兒的,有耍雜技的,也有說書的。江月雖然年紀二十已經出頭,可童心未泯,時而駐足觀賞,時而走走停停,聽起說書的老人講起來桃花裏動人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