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用互聯網思維開涼皮店(1 / 2)

打宿舍回來的路上,恰巧遇到巡查的保安大叔,吳岩順便打聽最近有誰家丟狗狗。

得到的答複是搖搖頭。

吳岩打算像這樣再問兩,如果還沒有,就帶上大黃去打針洗澡建狗牌。

到那時,安夏網購的狗舍和狗糧差不多也該到了……

掏出鑰匙打開家門。

客廳空無一人,餐廳廚房空無一人,隻餘下書房的門敞開著。

吳岩走過去,果然見著安夏在裏麵正襟危坐,聚精會神,一副下筆如有神的樣子。

“做什麼呢?”

聞言,安夏這才抬頭搭話:“哦,哥,你回來啦?”

“房間已經幫你鋪好了,牙刷毛巾,櫃子裏有現成的……”

明明自己問的不是這些。

吳岩也沒計較,推開次臥的房門,裏麵整潔幹淨,極為舒適。

放下帶來的幾件換洗衣物,就關燈回到客廳,打開電腦開始看論文。

這篇論文是中本聰對於區塊鏈技術,也就是比特幣的生成、共享和轉移交易算法的係列之一。

裏頭涉及到不少高深的細節,有很多前人的成果。

吳岩看起來也並不全懂。

但正像是作為論文審稿老師的職責一樣,他不需要全懂,隻需要帶著批判的眼光去挑刺就可以了。

饒是如此,這篇論文的閱讀量仍舊不少。

數十頁的英文文稿,加上東瀛式英語帶來的理解障礙,通篇速讀下來,實在不是什麼愉快的享受。

但人在專注時,是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等到被書房的動靜打斷,吳岩回過神來,就見安夏樂滋滋地抱著筆電出來,一副意欲獻寶的樣子。

“哥,快看看我寫的這個。”

“什麼呀?”吳岩話音剛落,一篇題為《項目涼皮店的可行性研究》的報告落入眼簾。

“你竟然真的要做涼皮店?”

“哥,你快看看行不行嘛!”安夏迫不及待。

“好好好,”吳岩把腿上的筆電放到一邊,接過安夏的電腦,隨著安夏緊貼著自己坐下來,他又往沙發裏挪了挪。

安夏美滋滋地挨著吳岩,心裏頭滿懷期待。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如果能達到日銷00碗涼皮的量,按照每碗5塊的價格,日銷就是1500塊。

一個月下來就是45000塊。

這裏麵當然還要刨除房租、成本以及水電各項開支。

即便如此,每個月依舊能有0000塊左右的淨利潤呢。

至於每能不能賣到00碗,安夏相信,以哥的手藝,一定行的!

十多分鍾後,吳岩剛從電腦上收回目光,安夏便迫不及待地問:“哥,怎麼樣?”

看著眼前這雙亮晶晶的眸子,吳岩先是肯定了一下:“結論沒問題。”

“真的能掙這麼多錢?”

吳岩點點頭,“但是有幾個細節需要修正一下。在涼皮的成本核算上,每斤麵粉可做5碗涼皮。所以每碗涼皮的麵粉成本是八毛九毛的樣子,隨市價波動。這裏你多估了三毛錢。”

“至於配料黃瓜絲、豆芽、胡羅卜絲以及辣油、香菜這些,滿打滿算的,八毛也夠了。你又高估了兩毛。”

“另外,考慮涼皮的外帶以及衛生要求,每碗涼皮的一次性餐具成本,也得兩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