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隻出一招(1 / 2)

楚禦烽從小學的是禦下之道、帝王之術,在朝堂之上他能和那些泥鰍似的權臣們虛與蛇尾;文習凜從小學的是排兵布陣、治國之道,他能同六部官員侃侃而談、舌燦如花。

但是如今他們麵對的,是一群同樣油頭滑腦、精明幹練的商人,商場和官場本質不同,和商人們說話,談及的多是赤裸裸的利益關係,而不是如官場那般將利益關係裹在光明正大的外表之下。

和官場眾人相比,商人更重利,也更犀利,他們會顧忌皇室的身份,但不會因為他們皇室的身份而退讓遷就,雖有民不與官鬥的說法,但是當商賈們擰成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時,這樣的說法就再不如從前那樣有用了。

坐在一旁的南謹軒,倒是顯出幾分老神在在的樣子,淺笑看著胸有成竹的楚遙,像在等著是森麼。

“我有個問題,想請教諸位。”楚遙忽然站起身,施施然地躬身行禮,旋即問道,“諸位家中可有投考的書生?”

這是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但有不少商賈聽後變色,以為楚遙這是在威脅他們,威脅他們若是不出手,便讓他們家中的書生走不了仕途。

“所謂士農工商,自古以來商賈地位一直都是最低的,不少商賈都會將家中有出息的孩子過繼給讀書人家參加科舉。”楚遙說得不急不緩,“朝廷素不願與商賈做生意,為什麼?因為商人太過唯利是圖。”

被楚遙這般當麵揭穿,眾位商賈都有幾分尷尬,有些麵上憤然。

“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有錢財自然是好,但若能走上仕途,誰願意成為商賈呢?”話糙理不糙,便是如此。

眾人沉默不語,誰都沒有打斷楚遙。

“如今朝廷主動伸手,若我是江北商賈,必定不會放過這麼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又是一句鏗鏘有力的話,倒是讓那些原本半低著頭敷衍的商賈們抬眼看過來。

“文小姐所說,揚名立萬的好機會,是什麼意思?”人群中立刻有人提出問題。

“誰都想名流千史,商賈自然也不例外,有些人捐官不也是這個道理麼?”楚遙淡淡道,“這次江北天災嚴重,皇上派三皇子親自過來處理此事,足以可見朝廷的關注程度。”

見她百轉千回都說不到點子上,終於有人忍不住了:“我們之前出錢出力可不少,最終朝廷也不過是隻字片語地帶過,功勞還不都給那些官員們撈去了。”

“那如果能留名呢?”楚遙勾唇一笑,“若是朝廷能允諾,但凡出錢出力的就能留名,留名者的家中若是有能力出眾的子嗣,便能以商賈出身參加科舉,而且朝廷還會在江北城門口立一塊碑,捐贈了銀子、出過賑災物資、出過人力幫忙的,都能在碑上留下名字。”

此言一出,眾人嘩然。

楚禦烽微微擰著眉,心下倒是暗讚一聲,這個辦法確實不錯,既能調動江北商賈們的積極性,以商賈出身參加科舉的事恐怕需要同父皇商量一二,但是也不是不能通過的問題,再者父皇一直都在強調“商優而仕”,隻是在百姓心中商賈的地位始終不曾提高罷了,若是能借由此事讓商賈的地位提高,倒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