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平地之雷(1 / 2)

連南慕封自己都不曾料想到,楚依依的事會對他造成那麼大的影響。

也不知道是怎麼開始傳起來的,等他知曉時整個京城都已經盛傳遍了,說是世子爺娶了郡主卻不懂珍惜,讓旁人對她踐踏欺辱,郡主終不堪其辱,自焚而死。

另一個說法雖好了一些,卻也相去不遠,說是世子爺娶了郡主又納了表妹,坐享齊人之福,得了實惠好處後便將郡主丟在一旁,連得知府裏出了變故都不回府,連郡主最後一麵都沒有見到,這般狼心狗肺之徒實在讓人惡心。

事實上,這兩種謠言都說得不對,但是南慕封卻不可能站出來澄清,畢竟人都死了,他要是真這樣做了隻怕又要有人說他是要壓榨郡主的最後一點利用價值了。

京城裏說他們南忠公府靠著兩位皇室女兒起家,晉升到如今的京城新貴的不在少數,南謹軒本就清冷,不愛與人打交道,同他相交的多是三皇子身邊的親信,或是同文家有交情的,自然不會看不起他,其餘那些朝臣對他恨得牙癢癢,卻也忌諱他如今廉政司副使的身份,不敢任意妄為。

相較之下,倒是南慕封這個狀元郎更讓人有話說了,說他光有才華卻偏混得不如自家庶弟的有之,說他隻會讀書卻不懂人情世故的有之,和南謹軒不同,南慕封素來是個很在意旁人眼光的人,因此那些詆毀和嘲諷都被他記在了心裏,隻想著有朝一日定會叫納西人俯首稱臣。

南慕封到底在朝廷的根基淺,手裏也隻當初五皇子給他的幾個人,偏這個時候楚思淵被睿武帝派去了南寧,一時半會兒也是回不來,之前暗中同五皇子有所接觸的朝臣,當然不可能會為南慕封兩肋插刀,大家都是五皇子身邊的人,若是五皇子開口興許還會有人幫忙,如今不過是些流言蜚語,自然沒有人會將這些當一回事。

但是南慕封心裏卻浮起了一股不安,總覺得暗地裏仿佛有一股黑氣朝他襲來,隻能越發謹慎起來。

然而許多事,並不是他謹慎就能熬過去的,因為楚依依的事,景太後氣得病了,景家便立刻做出表率,給了南慕封一個沒臉,將他之前建議的上行下效的農耕之法好生批判了一番,也不說別的,隻說他紙上談兵,沽名釣譽。

事實上,南慕封所提的農耕之法是極好的,隻是他畢竟不是農家出身,許多農耕之中的細節他並不清楚,那時他急著在睿武帝麵前表現,便將那些他不太清楚的部分弱化,含糊帶過,當然睿武帝也不是農戶出身,對那些問題也並不太清楚,但是他到底謹慎些,將南慕封呈上的方法讓下頭的人親自去農家詢問了一番。

農耕,講究的是因地製宜,南慕封的農耕之法再好,也要根據當地的情況來細分,而不能一概而論,當初南慕封呈上奏折時並未將細節言明,他便是盤算著若皇上願意推行,他再毛遂自薦,詳細的方案便是到那時候才拿出來的,若不然早早地拿出來,睿武帝又沒將此事交給他,豈不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隻是沒想到,便是他的這份私心,竟是讓景家的人揪著說個沒完沒了,實在讓他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