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農耕之事(1 / 2)

在整個諸國版圖中,淩國地處南邊,相較於寒冷的北邊國家,淩國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都是非常優渥的,淩國富裕,國富民強這是自然道理,大淩皇室一直都秉持著能讓老百姓吃飽穿暖的治國之策,因而很得百姓的擁戴。

大淩在諸國中並不是最擅農耕的,不過好在地大物博,糧食倒也沒見過短缺,隻在十多年前,一場天災轟然而至,官府開倉賑災,卻隻是杯水車薪,與此同時邊境開戰,糧餉告急,在賑災和糧餉之間朝廷選擇的是糧餉,那場戰役打得很艱苦,慶幸的是到底還是取得了勝利,但是在天災中餓死的百姓卻不在少數。

那是多年來淩國第一次,有這麼多人餓死的大事件,也是讓淩帝開始正視淩國農業方麵的問題,經過多方麵調查探訪,淩帝赫然發現淩國在農業方麵其實是落後於諸國的,尤其是在稻穀小麥等百姓最重要的糧食方麵的產量很不樂觀,農政司想了許多方法,卻始終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國庫一朝開倉,儲備的糧食捉襟見肘,隻能加重農稅,很長一段時間裏百姓們過得苦不堪言,直到後來官府出了一道公文,其中附了一份讓稻穀小麥的產量翻倍的辦法,水田灌溉、梯田之法,還有一些聞所未聞的種植方式,由官府出麵推行,百姓們半信半疑,而後在隔年秋收時這份公文得到了驗證。

那一年,是大豐收的一年,百姓們驚訝地發現,在官府的推動下糧食的產量居然隱隱翻了一倍,這對當時正經曆著上交大半糧食的農民來說簡直就是福音,而後輾轉地在各地都流傳著一個說法,說是五皇子為了能提高糧食的產量,費勁了心思,親自下農田拜訪了許多農把式,才得知了這個能提高糧食產量的法子,而後又盡力到各處官府推行此法。

農家人最是簡單,他們不如商賈心思縝密,也不如書生才子們清高,在他們看來,誰對他們好他們就向著誰,那個時候並沒有人想得到,五皇子的崛起不隻有才高八鬥的文人支持,還有各地的農民百姓們的支持。

想到這裏,楚遙的眼中已經染上了興奮,若是如南謹軒所言,大明和小虎手裏握著的就是當初的那個提高糧食產量的法子,那麼如今能在民間聚攏民心的人可就變成了她的三哥了。

“你覺得這個可能性大嗎?”幸而楚遙並沒有被驚喜衝昏頭腦,她壓著興奮,冷靜地又問了一句。

“極有可能。”南謹軒點點頭,他依稀記得當初這他還暗中調查過這件事,隻可惜線索太少,仿佛是被人刻意抹去了的,不過似乎還真的和李雲村有點關係,如今仔細想想,極有可能就是從李村雲流出來的。

“那太好了,如今才是年初,要是真的能讓有法子讓糧食產量翻倍,這幾年百姓們的日子也不會過得辛苦了。”楚遙欣喜不已,複又說道,“而且若是事情順利,三哥在百姓中的聲望還能更好些。”

這已經是約定俗成的事了,但凡是這些利國利民的事,不管是不是三皇子發現或是主導,反正最後總是以三皇子的名義,很久以後當他坐上了那個九五之尊的位置時,他偶爾想起當初那幾個不遺餘力為自己鏟除道路上的大石頭和推著自己行進的人時,總是忍不住唏噓幾聲,他心裏清楚,若是沒有他們,這條路必不如現在這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