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巴山下(1 / 2)

幽州和兗州,在三皇子和蒙王兵鋒之下,糜爛成一片,大散關跟前七皇子的兵鋒正盛。

而局勢紛擾,變幻的卻是異常迅速。

前腳江年這裏才收到二皇子兵敗並州,七皇子兵進中州大散關的消息,不過兩月,便又聽到七皇子身先士卒,被二皇子手下大將,徐源陣斬於兩軍陣前的消息,消息是係統發來的,而後才是江年從一些渠道,探子哪裏得到一些詳細的消息,收到消息的時候,江年還在吞服丹藥,苦修,打磨武道根基,突然的耳邊便是響起係統的聲音。

“你已進入主線,子承父業,天武皇帝趙彰驍勇善戰,每戰當先,身先士卒曆戰百餘場,終戰死沙場,其子趙曌,承其位,續其誌,自號昭武皇帝,趙曌自幼跟隨其父趙彰征戰沙場,曆戰十餘年,武力過人,戰功赫赫,其登位之初,天武皇帝舊臣簇擁旗下,所率將士也無不信服,天地龍脈有感,特降下龍脈氣運,助其成事,奪其氣運,獻祭給係統,可得兩百點萬能點。”

聽到這個消息,江年愣了一下,“七皇子死了?”心底有些古怪,一代人主,最後竟然是就這般死在了沙場之上,被人陣斬,聽來總感覺讓人有種滑稽感。

不過既然係統已經放話了,那麼事情十有八九基本上已經發生了。

而且想想,要不是有不死身,他在這個世界,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不外乎如此。

心中轉過幾個念頭,卻感覺對他來說,似乎不算是好事。

如今他京西之地還未穩固,根本無力向外出擊,要是那二皇子趁機徹底擊潰七皇子所部,鯨吞並州,寒州,大軍壓上,他這裏要頂住就會難上許多。

同時,到時候,想要打出去,也會難上許多。

更不要說,要是這幾年,幽州和兗州的那兩位再一不小心沒頂住,天下就隻剩下他這京西一隅,在那負隅頑抗了,到時候他想要再成一番霸業,估計就難熬了。

念頭轉動,卻也隻能幹看著局勢發展,也是幸好,稍後的局勢卻並沒有朝著江年所擔心的方向發展,七皇子趙彰雖死,但其子,趙曌悍勇不下其父,率領所部,悍然擊退出關來準備擴大戰果的來敵,順利接過了其父留下的位置,打著為父報仇的旗號,身披孝衣,率兵繼續強攻大散關。

強攻之下,又有先前關中守將出關犯險出擊,被擊潰,竟是讓這天下強關一度搖搖欲墜,最終在連續近半個月不間斷的強攻之下,被攻破。

借此,趙曌率兵進駐居庸關,不過兵鋒在這裏卻停住了。

大散關雖破,但趙曌這邊軍勢也已經疲憊,而居庸關之中守備又不下於大散關,強攻下去,隻怕強攻不破,反倒是被對方趁勢反推。

同時,趙曌借著這一次大勝,也順利的將位置坐穩了,而位置坐穩之後,先前暫時壓下去的一些事情,卻是需要趕緊提上日程,加緊處理了,一時卻也無力再繼續打下去了。

其中最讓他頭痛,也是最麻煩的一件事便是,趙曌之父當初是納了那並州王溷族酋首之長女為後,才得以逆轉局勢,擊敗二皇子,奪取並州兵勢,而此刻趙彰死了,那並州王卻喊著,父辭子繼,讓他納取先皇之後為新後,這種罔顧人倫的事情,他如何能做。

但此刻並州新收,根基不穩,他還得靠著並州王,才能站穩腳跟,卻又不得妥協。

中間如何權衡之餘,其他的一些,因為他戰場緊急上位而產生的事情,也是十分讓人頭痛。

也是在這個時候,趙曌駐兵居庸關,無力進取,而自兗州強勢來犯的蒙王在數場大戰之後,兵敗,退守兗州滏陽,高築土城,屯兵困守,用以抵擋幽州兵鋒,而幽州三皇子這裏也是兵疲力盡,無力攻城,隻能行圍困之事,局勢一下的就僵持下來了,不過總體算是局勢在往三皇子這邊倒,因為蒙王困守土城,已經無力出擊,隻能高築土城,用來僵持局勢,而兗州並不像是京西之地,隻有寥寥幾條路能夠進駐,而是有大量一馬平川之地,這邊蒙王高築土城,打不下來,但兗州其他地方,卻是逐漸的被逐漸緩過一些力氣的三皇子給逐漸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