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戰起(1 / 2)

也是在江年將主力部隊從京西之地抽調出來,進駐到巴山郡,準備和那幽州薪王,結結實實打上一仗之時,並州趙曌攻破居庸關,兵進玉門關的消息突然的就傳了過來。

據說是因為一顆天外流星落下,直接把天下雄關居庸關給砸出來了一個豁口,同時還砸死了居庸關守將,曾經陣斬了那自號天武皇帝七皇子的通神境高手徐源,這一變故,直接的讓居庸關軍心大亂,被趙曌抓住時機,輕易攻破,然後趁勢兵進中州最後一道門戶天門關所在。

也是幸好天門關守將是個持重的,城中守備一向抓的穩妥,並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給一下衝破,為這中州的二皇子,多少守住了這中州最後一個門戶所在。

不過局勢也很是不樂觀,這個世界的人普遍相信天命,雖然大部分人都看不到,也不很明白,更說不清這天命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但當前發生了這般離譜的事情,加上二皇子自從並州被並州王背刺兵敗之後,局勢一日壞過一日,終究的,底下人心開始動搖了起來。

二皇子見狀,終於坐不住了,一邊開設祭壇,向天地龍脈以及先祖英靈下了罪己詔,一邊,直接的把手中政務丟給太子監國,而自己則是親自披甲上陣,向著天門關去了。

天門關再丟,戰線糜爛到他中州腹心之地來,那他的王圖霸業就算是真的完了。

而二皇子到底一代人主,也伴隨著其親自披甲上陣,領著手底最後的一張底牌,三百玄清衛進駐到天門關之中,強援入場,又有二皇子親自坐鎮,天門關局勢迅速穩定下來,期間,趙曌之悍勇不下於其父,兵至這天門關所在之後,便終於按捺不住,幾次的親率親兵,強攻關城,結果差點被領著三百玄清衛趕過來的二皇子直接陣斬,這才稍稍收斂了些許。

這邊二皇子親自披甲上陣,終於壓住局勢,同時也將這天門關之前的戰局推到了最慘烈的階段,另一邊江年領著的三萬蠻兵,和一萬蒙陰兵和幽州三皇子領著的十萬兵對上了。

四萬對十萬,但占據攻勢的卻是江年。

蠻兵悍勇,又對的是疲兵,兩軍交鋒,展現出來的戰果顯得非常不錯,戰損比,基本維持在一比五的範疇,正麵大戰場上,三皇子這邊,基本上可以說是節節敗退。

而排兵布陣,武將交鋒,三皇子哪裏同樣沒討到好去,統兵的江年和他的兩個分身,個人勇武自是不用說,戰場經驗,江年也算是從亂世開頭一直走到現在的,雖然不算是名將,但戰陣之道,卻也頗為熟稔,不說奇計頻出,但至少基本的軍事素養是過關的,基本不會被抓到什麼大漏洞,給對方奇計破敵。

同時,最難受的一點就是,江年抓著掌天瓶,可以在戰場前線,直接現場屯田,產出糧草,現種現吃,加上兵員比三皇子這邊少不少,糧草壓力比對方小了不知道多少。

幾番交戰下來,三皇子那邊沒討到什麼好,反倒是吃了一些暗虧。

而江年幾番得勝,卻也沒有冒進的心思,隻是駐守在昌平,一邊擊潰三皇子軍勢,一邊的不斷的騰出手來,收拾巴山郡之中,不時冒出來的憨貨,也一邊不斷的抓取俘兵,送往京西,為他開荒,拓土。

而局勢就這般,便是僵持了年許。

年許時間過去,並州趙曌終究沒能攻下天門關,反倒是差點連已經到手的居庸關也給奪了回去,而這邊,江年一直在等待著巴山郡收心,幽州三皇子,也在舔著傷口,恢複力量。

也是年許時間過去,巴山郡人心基本已經歸附,不願歸附的,不是死了,就是送去京西了,當然,送去京西的,多半也死了。

畢竟那京西土族地區,哪裏是什麼好地方,沒有江年的煉藥分身看著,在那蛇蟲瘴氣環境之中開荒拓土,十個進去,死上九個算是正常的損耗。

不過等死上這九個之後,後麵再過去的,就舒服多了,多少熬個兩年,運氣不太差,基本上都能混個出頭,這也讓江年在京西之地的統治範圍越來越廣,根基也是越紮越深。

年許時間,靠著不斷抓人進去,用人命堆,京西之地的大片外圍土族所占的地區,逐漸的,納入到了江年的麾下,這讓他的治下的人口,直接的突破了百萬,一度逼近兩百萬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