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學海身材胖墩墩的,被張、關、劉三人定性為“中年油膩男”。頭發稀疏,極愛出汗,隨身攜帶一條小毛巾。此人出口成章,特別是古詩詞,張口就來,嘡嘡嘡嘡,一字不差。
張嘉泰對此非常不屑,說:蘇學海,他咋不叫蘇學士呢?蘇軾多厲害啊。
“我覺得還是蘇東坡厲害,比蘇軾強。東坡肘子、東坡肉,老好吃了。”劉達傑說。
張嘉泰瞅了瞅劉達傑,說:蘇軾,字東坡,翰林學士。是一個人兒!蘇東坡寫了那麼多好詩詞,你可倒好,就記住吃的了。
劉達傑嘿嘿一笑,說:民以食為天嘛。管他東坡西坡,能放養的才是好山坡。
關浩軒插話道:你們說,蘇老師那麼有能耐,咋不參加電視裏的詩詞大會呢?
劉達傑附和道:估計他是怕自己一上台去,立即就汗如雨下了。不知道內情的,還以為嚇尿了呢。
…………
張、關、劉三人笨笨磕磕、結結巴巴地總算把《童年的發現》這篇課文朗誦完了,如釋重負地坐下來。其實,三人的心思沒在課本上、沒在課堂裏。
蘇學海習慣性擦了擦額頭的汗。
劉達傑的同桌對他說:蘇老師都替你感到汗顏。沒看嘛,他又擦汗了。
劉達傑嘻嘻地笑,不以為然。
蘇學海說道: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啊。你們是朗讀十分鍾,課下不用功啊。有些人總以為是生活欠我們一個“滿意”,其實是我們欠生活一個“努力”。不努力,怎麼能有成績?就拿寫作文來說吧,平時缺少積累、不善於觀察、不願意發現,怎麼能寫生動呢?所以說,必須要深入生活、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才能提高作文水平……
“趕緊下課吧,不要磨叨啦,我還有事兒呢。張嘉泰、關浩軒這兩小子搞啥鬼了……”劉達傑在心裏叨咕著,蘇老師的話他一句都沒有聽進去。
“劉達傑!”蘇學海喊了一聲。
劉達傑無動於衷,同桌趕緊推了他一下,小聲兒說:老師叫你呢。
劉達傑騰地站了起來,屁股上好像安著彈簧。
蘇學海放下小毛巾,說:你給大家說說,你的童年中經曆過哪些有意思的事兒?算是給同學們寫作文提供一點兒啟發吧。
劉達傑撓著腦袋、噤著鼻子,說:老師,我的童年——還沒過完呢。
大家笑。
蘇學海跟著笑了,說:我知道。那你已經過來的這幾年裏的事兒,說一說吧。
劉達傑:有意思的——有一次,我下河摸魚,摸上來一個玻璃瓶子……
“是漂流瓶吧?肯定有意思。”有同學說道。
“不是漂流瓶,是有人炸魚扔進去的,沒響。”
“啊?”全班一陣驚呼,不少女生都睜大了驚恐的眼睛看著劉達傑。
蘇學海:後來呢?
劉達傑:後來——我就回家了。
“嗨——真掃興。”同學們都很失望。
劉達傑:難道,你們希望那個瓶子在我手裏爆炸嘍才好玩兒嗎?
同學們又笑。
蘇學海:劉達傑,你的故事——虎頭蛇尾啊。同學們,先聲明一點啊,我們必須譴責這種炸魚的行為,不但危險,而且還破壞生態係統,是犯法的,咱們可不能幹啊。
劉達傑:往河裏亂扔瓶子也不行,不環保!
張嘉泰著急呢,心裏說:再不下課,我就給你們扔個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