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片土地的曆史之都沃赤坎情況卻好上不少,原因很簡單但也很複雜。
之所以說是簡單是因為隻要到了現場,瞬間就能明白瘟疫沒有控製這裏的原因。
在這座老城中樹立著一尊雕像,它是這片土地所有原生民的精神信仰,這個彙聚這無窮信仰力量的石頭疙瘩已經在這裏站立了無數歲月。
如果要追尋它的曆史,那麼可能就要來到但丁的時代了,這位雄主在東方無盡之海擴充領土的同時,在大陸的西邊一位強者也快速崛起。
雖然他的事業不及但丁輝煌,但也確實整合了大片的土地,統一了當地紛亂的民族,並建立了一個或許不強盛,但是也傳承至今的國家。
不過在曆史上他達到巔峰的時候,但丁以及伴隨著第一次大陸戰爭而徹底失去了蹤跡,人們隻記得關注這位恐怖的君王忽視了同時期其他強者。
或許也正是因此,這般偉大的人物曆史上卻沒能留下他的名字。
不過相傳在他執政的末年,深海之中一道漆黑的光柱直插天空,這力量無比強大竟然把天給打碎了。
而其中一塊天之碎片便直直的插向了沃赤坎,按照故事中的說法這碎片雖然非常可怕,但移動速度並不能算快,不過很快滅頂之災還是到了。
這天之碎片實在是太巨大了,普通人靠著兩條腿根本就無法逃離,而擁有傳送類異物的貴族又能有幾個呢?
當時正春秋鼎盛的君王自然不能看著自己的百姓遭難,他來到了城牆上看著擠在城門處惶恐的國民。
“子民們,我們世世代代生長於此,我們不必逃離!”
原本以為自己被拋棄惶恐不安的人們,看到了他們的國王並沒有離開他們,也漸漸平靜了下來。
也不知是因為那天之碎片的壓迫,還是因為大貴族們全部撤離時那個沒有放棄他們的國王。
悄無聲息這些原本忙於奔命的普通人紅了眼眶,突然一位日薄西山的老人跪倒在地,放聲大哭。
“國王,請再保護我們吧!”
或許是因為長者幹澀的聲音,以及他因為戰爭而瞎掉的左眼,讓他的話格外的有感染力。
原本在城門擁擠的人群紛紛跪下,他們大聲痛哭發泄著這幾天在天災麵前,他們所承受的無助和壓力。
而這種似悲傷又不全是悲傷的情緒,如同滴入清水中的墨汁快速傳播開來。
跪在城門口的人們高升歌讚他不離不棄的國王,很快王都其他地區的國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一個人的高呼或許不算什麼,但有時他可以帶動一群人,而這些人又會輻射出更多的加入者。
當沃赤坎的上空回蕩著象征先民不屈意誌的歌謠時,正在城外徒勞逃命的人們也停了下來。
古老的歌曲總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或許並不動聽,但如果所有人帶著感情的去吟唱,哪怕隻是單純的吼也會產生巨大的力量。
這力量或許並沒有什麼其他作用,但可以刺激人的淚腺,可以輕易的讓逃離者感到羞愧。
逃離王都的人們在淚眼朦朧中,仿佛看到了他們的國王,因為除了他沒有誰能讓人民如此的團結,當然這個國王或許並不站在城牆上。
於是他們很自然的就加入了這場大合唱,當整個國土都被那雄渾壯魄的歌謠所包裹時,國王感到無窮的力量正在從人民身上升騰出來,而後進入他的體內。
他那許久不曾生長的骨骼突然開始拉伸,原本因為年齡而逐漸萎縮的肌肉變得飽滿而富有力量,他的身高開始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