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吃飯僅僅隻是為了填飽肚子,而辟穀之後,沒有了饑餓感的驅使,到時候吃飯就變成了一種純粹的要靠毅力來堅持的無意義行為。
所以,這個時候大多數普通人肯定會放棄吃飯這種這種低效率的營養攝取行為轉而是投身於靠吸收靈氣來維持自身機能正常運轉的高效率營養攝取行為。
就算是有人為了解饞而去吃飯,但也不可能堅持一天三頓都吃飯,舉個例子,就比如說在某個社畜經常會在公司食堂裏吃著寡淡無味的免費午餐。
如果他已經有辟穀修為的話,那他肯定會更加願意省掉這頓午飯,因為這頓午飯真的不好吃,在少了饑餓感的驅使之後,依然吃它除了在折磨自己之外起不到任何其他的作用。
人類在維持自身生命的過程中所攝入的大多數食物都稱不上美味,隻是簡單的為了充饑所以才會吃進肚子裏,而辟穀的話,就算有人還想吃飯,那把平時一日三餐的錢濃縮到一餐,吃一頓好的肯定是更加合理的行為方式。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人早餐的時候吃個煎餅果子,午餐的時候吃一碗蘭州拉麵,晚餐的時候自己做個西紅柿炒雞蛋或者酸辣土豆絲,這些東西雖然算不上難吃可也同樣算不上好吃,總結出來的答案是,這就隻是為了充饑而不得不吃而已。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把這一天三頓的飯錢省下來去買一大塊五花肉然後做一碗紅燒肉它不香嗎?思維邏輯正常的人肯定都知道哪一個才是正確的選擇。
正因如此,既然連最基礎的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都會被改變的話,那供需結構自然也會遭到破壞,到時候農作物起碼也需要減產百分之五十以上才能不至於造成溢出以及浪費。
而且,就這還是考慮到帝國人口結構比例中的老年人以及未成年人占比高達30%的結果,要不然,肯定還需要減產更多。
綜上所述,帝國現在迫切的需要在全民辟穀還沒有完成的這頭幾年時間裏通過推進城市化以及產業轉型升級將大多數農民都解放出來,轉化為新時代中更高效的生產力,當然,這其中也涉及到大量的餐飲業以及服務業。
至於具體的方法,張延杭知道的不多,隻知道其中一項是大量租賃農民的土地,然後再集中管理與耕種。
…………
吃完早餐之後,張延杭如同往常一樣一個人孤寂的走在去上學的路上,但才走出去沒多遠,他就在路邊看到了一個不太和諧的熟悉身影。
“我要一杯冰奶茶,多加珍珠,多加奶,多加冰……”因為早上還沒吃飯,所以趙雅嵐準備在路邊買杯奶茶稍微墊一墊肚子,這杯高熱量的奶茶應該足以讓她撐到中午吃午飯。
但才剛點完單,趙雅嵐就感覺剛才走路的時候那顆意外崩進鞋子裏的小石子現在越發的有些別扭與硌人,實在是有些讓人無法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