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後又三年……絕望啊!”
“雙向間諜,誰勝誰負?”
“該用什麼正確的姿勢觀看《無間道》?”
“開始鎖定年度十佳!”
“震驚!《無間道》出自一星編劇之手!”
“……”
這一周內,《無間道》隻是在汝南城上映,它的影響力,似乎遠不了汝南城。
全國範圍以【電影周刊】為首的娛樂媒體,爭相報道《無間道》。媒體方麵幾乎是清一色的好評,就連向來苛刻的銀梅網,現在分數出來,達到罕見的9.8!
上一次分數突破9.5,時間還是十八年前……
《無間道》出圈的消息,也在汝南城票房累計到三百萬時,宛若一陣颶風,橫掃各大媒體,紛紛對《無間道》表達看法。總之,看好的多於說風涼話的。
在第一天上映時,《無間道》隻是默默無聞的電影。
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有它的存在。這其實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對於一星編劇出手的作品,公司一般不會在宣發資金上下功夫,能成功就成,不能也罷。
然而現在。
《無間道》裏麵的梗,開始在網上瘋狂傳播,和前世一樣,“三年之後又三年”開始被可愛的網友做成表情包,在各種聊天群內傳播,隨處可見,恐怖。
在《無間道》上映的這段時間,警匪類型一直處在低迷狀態。
市場上很少人在買電影票時,選擇警匪類型。
因為在近些年,警匪類型的電影產出的太多,市場完全飽和,甚至過剩。
人隻要看到警匪,大多數的態度都是嗤之以鼻。
媒體則是揚言:警匪片已死!
現在《無間道》口碑爆炸之後,很多媒體光速舔過來,把《無間道》的出現,定義為【橫空出世】。這四個字的分量,可見一斑,從來沒有誰敢亂用。
《無間道》的橫空出世,拯救了警匪類型低迷的市場。
張牧歌、乃至紅雲,一下子就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紅雲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二線文娛公司,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張牧歌依然隻是一個傳說。
圈內關於他和《無間道》,相傳甚廣,大家隻是知道張牧歌是編劇,長什麼樣子,以及更多信息……抱歉,不知!
李主任代表紅雲,接受了【電影周刊】的采訪。
電影周刊是一種電影類雜誌,同樣的,它也是國內電影類媒體的佼佼者,任何敢與電影沾邊的媒體機構,在電影周刊麵前,隻有恭恭敬敬的喊一聲大哥。
僅僅一部電影,就激起了這樣大的浪潮。
李主任反正是心服口服。
踏入電影圈子這麼多年,像這樣的事,還是第一次見。都說一步一個腳印,步子邁大了,哢,容易扯著蛋。反觀張牧歌,步子邁的大,哢,一步登天。
隻是。
張牧歌的低調,不允許他有一步登天的想法。
李主任把電影周刊想要單獨采訪張牧歌這個撲街十年的老撲街的消息傳達過去,張牧歌很平靜的拒絕,語氣之中,甚至沒有半點情緒上的起伏。
在外人麵前,張牧歌永遠是【麵癱臉】,在家人和朋友麵前,張牧歌的【麵癱臉】會好很多,偶爾會出現一些其他的表情,而在和周婉悅聊微信時,張牧歌臉上的表情之活躍,換做一個其他熟悉他的人,看到張牧歌的表現絕不敢相信。
張牧歌居然能說會笑……
其實不光是表麵,張牧歌在麵對這三種群體時,他的內在感觸也極為不同。
無波無瀾→偶有風浪→驚濤駭浪……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你想清楚再回答我?小張!”李主任震驚的望著張牧歌。現在電影周刊的采訪基本都是一套流水線的工程,不比早些年的盡職,但那也是夢寐以求的機會。
對於撲街編劇。
那更是夢中夢的夢寐以求。
然而。
張牧歌的拒絕脫口而出。
“是啊,小張,你考慮好了再決定。上了電影周刊後,你以後的人生,肯定會得到很大的改變;對編劇事業,勢必好處更多。”齊佐勸道。
在他和李主任眼中,張牧歌就是一頭強牛,決定了就不會再改變。
但凡是努力一點點,盡力去嚐試一下下……說不定會有奇跡出現。李主任和齊佐不是張牧歌人生道路上的反派人物,他們當然都希望張牧歌成長起來,同是汝南老鄉,走出汝南城,別人說起張牧歌,還可以拍著胸脯表示:這我老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