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的寡婦都是體弱多病。
所以,山上的道士身體一直虛弱。
仲夏之夜,月朗星稀。
道士攙扶李寡婦到屋內,轉身向著門外的小童使了一個眼色,便關上屋門,開始了閑人免進的診。
道士唯一的徒弟對師傅的診療過程早已諳熟於心,就像往常一樣,他乖巧地坐在院門之外的台階上,牢記著自己的職責,為師傅護法。
一旦發現有麼人上山,或是其他可能響師傅診療的風吹草動,他會馬上進院敲五聲屋門。
可日子久了,寡婦們來的又勤,診療一直相當順利,從未見麼人上山擾。山高密,徒弟隻能自尋樂趣發護法的無聊時間。
於是,他便挑著小燈籠到那幾大間藏書的房內搜尋,撿幾本出來,在台階上讀讀經文,看看閑書。一兩年下來,學問倒是比師父的還要好一些。
徒弟剛在台階上坐下,屋裏的燭火就已經熄了,想是師傅怕自己偷學,又在遮遮掩掩。
徒弟一直沒死,不過師父倒是快了。
師父日夜操勞,臉色卻愈發的黃裏帶黑,明明是個中年人,卻一副大限將至的樣子,也是為山下姓操碎了心。
徒弟把咯吱窩下麵夾著的一卷羊皮紙緩緩在地上展開,這是他天在藏書的房間裏剛剛翻出來的,壓在上麵的書都已他看,方露出這卷緊實的羊皮。
一陣山風吹過,抽滅了燈籠。但晚的月亮,皎無纖塵,似乎比平時大上許多。月華漫灑,朗照墨色山。無燈籠,也能字字看的晰。
“尋鬼訣”
展開的羊皮上漸漸依顯出三個字,像有一隻無形的筆此刻正在眼前慢慢寫出,而不是原來就寫在上麵的。
徒弟略有驚恐,起身後退,俯視地上的羊皮,像是過年點了引線等著爆竹炸開一樣。
這羊皮……絕對有古怪!
緊著,一首小詩又緩緩書於皮上。
“自古難分人鬼域,
馭神驅鬼兩相當。
若能識得鬼麵,
自是凡身一冥王。”
徒弟試探著湊上去拿起羊皮,對小詩沒麼留意,倒是發現,雖然在藏經房裏壓了這年深日久,可皮料卻白潔細膩,換一般的羊皮紙,哪有這樣的質地和顏色不說,也早該開裂了。
羊皮紙像是道徒弟在想麼,又獻出一行小字:不是羊皮!
徒弟麵露頑皮喜色,手裏這皮子居然能與人神識,當是個寶貝!於是又問,那是麼皮?
“人皮!”
徒弟手一抖,嚇得丟了皮子,關緊院門,慌忙跑進院內,坐在師父房門前的廊沿兒下撫著前胸,定了定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