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島市區,某紅路燈路口。
此處正上演著秦島特有的特色。
隻見一名穿紅背心的司機,揮舞著拳頭,朝著一名身穿白襯衫的司機身上砸去。
就在圍觀的吃瓜群眾都以為紅背心這突然襲擊的一拳,可以將白襯衫司機擊倒的時候,隻見白襯衫司機非常靈活的側過身子,躲開了那突如其來的一拳。
緊接著白襯衫司機來了一記散打中非常標準的右勾拳。
“握草,這次是見到練家子了,那右勾拳雖然快,但是很明顯是收住力道的,這難不成還是個高手。”
楊浩一眼就看出了白襯衫的底細,同時也是很讚同白襯衫司機這種做法,畢竟這隻是一場較量,沒必要下太重的手,隻要給對方的教訓到位就可以了。
但是,劇情居然又開始了反轉,隻見那個紅背心的人很迅速的抬起了腳,對著白襯衫司機的手臂就是一記橫踢。
俗話說的好: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我去,今天真是個好日子,居然遇到了一個跆拳道和一個散打的高手街頭對打,這下好玩了。”
楊浩看完兩人的第二次交鋒後,他已經可以肯定,這兩個人絕對都是專業級的,至少也應該是什麼教練之類的。
近些年來,跆拳道和散打孰強孰弱已經爭論了很久,但是卻沒有爭出個所以然來。
而更令人絕對奇怪的是,作為華夏在外名片之一的功夫,卻像是被打入了冷宮一般,家長們寧可讓孩子去學外國的搏擊技巧來防身,也不讓孩子學中華武學,這頗為有些黑色幽默的意思。
但這也不能怪那些家長,主要還是華夏的功夫隻作為一種文化遺產被傳承下來,如今的華夏武學,主要以表演為主,其實戰性正在不斷的褪去。
這也讓華夏家長陷入了一個思想的誤區:華夏武學是花拳繡腿,還不如讓孩子去學習跆拳道、散打來得實在。
但這真的對嗎?很值得深思。
..........
“不想啦,我就一普通老百姓,還是安心的看戲吧。”
楊浩自嘲一笑,就把這些個問題給拋之腦後。
隻見兩名司機一直都在互相試探,並沒有再有繼續進行大幅度的進攻,就這麼你打我一拳,我擋一下,然後再還你一腳。
邊打還邊噴著垃圾話,那叫一個有來有往,不相上下。
但是楊浩看得都快要睡著了,他現在對這兩人表示真的無語,秦島人,不是有事幹一架,幹完不記仇的嗎?你倆怎麼那麼慫呢。
殊不知,這對打的兩人也表示很無奈呀,本來都以為對方是軟柿子,可以好好收拾對方一頓,然後出出風頭。
誰知道對方居然和自己一樣都是練家子,這要是真打起來,輸給對方事小,但在那麼多人麵前丟麵子就事大了。
倒不如就像現在一樣,大家打得你來我往,不分上下,最後還能來一句:“兄弟真是好身手,與我真是不分伯仲,我們有緣再見。”然後體麵的退場。
沒錯,現在這兩人要的就是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