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三顧茅廬(2 / 3)

諸葛亮早早在門外等候,上前迎接劉備,滿麵笑容道:“我今早算了一卦,是大吉,原來應在將軍身上。不知道上次與將軍說的事,是否有成效?”劉備笑答:“正要回複先生,劉景升已經答應我的請求,打算在新野先施行,如果成效不錯,下一步再推廣到整個荊州。先生,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向先生請教!”

諸葛亮一驚,擺手道:“將軍不慌,讓我猜一猜。如今曹操已經拿下烏桓,河北再沒有後顧之憂,接下來曹操必會揮軍南下進攻荊州。將軍是不是想問我,曹操何時會南下?”劉備大驚,“先生真是能掐會算,劉備佩服!我確實想問曹操何時會南下,我還有多長時間準備。”諸葛亮大笑道:“如果我是曹操,進攻荊州的時機應該是明年秋季。”張飛嘿嘿一笑,不屑問:“為什麼?”

諸葛亮正襟危坐,麵露笑意,“張將軍問得好,我給張將軍算一筆賬。現在年關將近,曹操大軍還沒有回到鄴城。等回到鄴城,應該是明年春天。休整三個月,就到了夏季。夏季荊襄多雨,不利於大軍征討,所以他隻能等到秋季。”張飛故意追問:“秋季幾月?”劉備忙回頭責備:“不要亂問,這種事誰說得準?”

諸葛亮知道張飛是故意刁難,笑答:“無妨,我可以明確告訴張將軍,如果我是曹操,必會在初秋用兵,也就是七月。為什麼?因為路途遙遠,軍行緩慢。荊州擁兵十萬,且是守城,曹操如果想吞下荊州,至少得有十萬人南征。鄴城距離襄陽上一千二百餘裏,許都到襄陽也有近八百裏,即便曹軍日行三十裏,也得二十多天到一個月才能抵達。如果是仲秋或深秋進兵,待到襄陽城下,恐怕已經快冬季,既沒有暖衣,也缺少糧草,更士氣低迷,不利於攻城。”

張飛眉頭一皺,疾問:“曹操怎麼可能日行三十裏?那也太慢了吧?我當初跟著主公進軍,常常日行百裏,如果是奇襲,日行甚至二百裏。先生沒有帶過兵打過仗,看來是信口胡謅啊!哈哈……”劉備拍案怒道:“行了,不要胡鬧了!”

諸葛亮擺擺手,望著張飛笑道:“看來張將軍一直指揮騎兵,這是在故意考我啊!《兵法》說‘五十裏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裏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如果輕騎兵偷襲,百裏、二百裏都不在話下,可步軍日行僅僅五十裏,輜重日行三十裏,舟船逆流而上日行三十裏,順流而下日行四十裏。這次曹操如果想並吞荊州,必定舉十萬大軍。十萬大軍又不能擠在一條道上,否則綿延百裏,豈不是誤事?所以他必然兵分五路以上,以方便沿途劫掠和補給。平均一路兩萬人,還要分中軍、左軍和右軍。為了防止被偷襲,他們隻能日行三十裏,在正午時分由騎兵尋找合適的營地,挖掘壕溝,布置鹿角,架設拒馬,建造望樓,以防止敵軍趁夜偷襲。另外還要派人去砍柴,尋找安全的水源,事先挖好糞坑……最重要的是還要保存體力,以免敵人以逸待勞,趁勢攻擊。”

張飛大驚,沒想到諸葛亮一介書生竟然對軍營中的事這般熟悉,暗自敬佩。忙笑道:“張飛佩服,先生不必再說,我相信先生的判斷。既然先生說最快明年初秋曹軍南下,那我們該怎麼辦?”

諸葛亮望著劉備,劉備瞅著諸葛亮,二人都沒有說話,卻紛紛點頭。諸葛亮笑道:“這是荊州的事,不是張將軍說了算,必須得劉州牧點頭。他如果肯抗擊曹操,大事還有轉機。他如果不肯抗曹,恐怕將軍要給自己想好一條退路才是。”劉備幽幽道:“不瞞先生,我與交州蒼梧太守吳巨有些交情,如果前往投奔,他必會收留。”諸葛亮搖頭道:“蒼梧太小,恐怕堅持不了多久。”劉備又疾道:“我與益州劉季玉都是漢室後裔,如果前往投奔,他也必會收留。”諸葛亮繼續搖頭道:“劉璋不僅不會抗曹,恐怕還會砍下將軍腦袋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