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戰後悲喜(2 / 2)

當然這些東西眾將領是不可能懂的,他們隻覺著有些悲傷。或許幽州軍將領對董公望不算太熟,但幾十年的邊關老將,對他們的影響還是很深的,看著他的屍體,不少人都想到了自己,或許有一日,自己也會在這邊關,在與外敵的某一場戰鬥中以身殉國。

不過這未嚐不是一個很好的結局,為將者最好的歸宿,那就是馬革裹屍!

但同時,董公望的死也讓本來還有所猶豫的將令們達成了一致,是該讓那些遠躥漠北的強盜們付出更大的代價了。

所以當孫璧在董公望的屍體前,鄭重說出自己會再率大軍北伐,為他和更多死難的將士百姓報仇時,這一回周圍那些將領再沒有開口勸阻。這回隻要朝廷能應允,他們必然追隨孫璧,北伐鬼戎!

當孫璧他們從駝峰城出來時,蕭承誌也押著糧食輜重趕來了。

前兩日,駝峰城前兩軍決戰,而身在前鋒堡的這支押糧隊伍的情況也不樂觀,因為他們要麵對的不光是之前戰過的蒼狼鐵騎,還有受命支援的一支萬許人的鬼戎騎兵。

麵對兩三倍之敵,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先鋒堡內的眾將士自然隻有拚死抵抗一途了。

下麵的將士有些想不明白為何主力方麵沒有派兵來救,但和孫璧交情極深,也最了解他的蕭承誌卻迅速抓住了一個關鍵,猜到了自己的表兄可能是打算趁這個機會一舉破敵。

(本章未完,請翻頁)

於是,在他身先士卒,不畏損傷的帶領下,這五千兵馬愣是依托先鋒堡並不高大的牆體擋下了鬼戎人一輪又一輪的攻擊。雖然自家的傷亡很是不小,但靠著城牆外加數量龐大的各種武器,尤其是那足以供給數萬大軍用的巨量箭矢,他們還真就守住了最後的防線,還給予鬼戎軍不小的打擊。

而就在全軍疲憊不堪,眼看城池將要被破時,鬼戎軍卻在昨日中午時突然退卻。都不用細想的,蕭承誌就能猜到這是前線戰事勝負已分,才導致這支鬼戎分兵倉皇退走。

要不是先鋒堡內的兵馬早已筋疲力盡,蕭承誌都有心再率軍銜尾追殺一陣,殺一些敵人出出氣了。

在聽完他簡短的講述後,孫璧卻是有些慚愧地望著蕭承誌,片刻後,深深地施下禮去:“承誌,這次是我對你不住,把你當成了棄子,才讓你們這幾千人馬身陷險境……你要是有氣,隻管衝我來便是,我絕不會記恨……”

蕭承誌卻在一呆後,哈哈一笑:“你說的什麼話?你把我蕭承誌當成什麼人了?當初在我爹跟前,我們可沒少聽他講用兵之道,慈不掌兵,放小抓大,不正是取勝之道嗎?我豈會怪你?

“而且,於公來說,你是主帥,不派兵救我自然有不救我的道理,這不就最後得勝了?於私來說,你是我表哥,我相信以你和我的關係,若非實在沒有辦法,你是不會放棄我的……而且這次從結果來看,你完全是正確的,不但打敗了鬼戎主力,我和糧草都安然抵達……”

這番話讓孫璧更為感動,卻不再多說什麼,用力一拍對方的肩膀,一切盡在不言中。

雖然最缺的軍糧也運抵到位,但越軍到底沒有真就趁勝直追進草原深處去。

因為這一戰之後,全軍上下都已疲敝不堪,這時強行追擊,隻會讓自身的傷亡增加,殊為不智。而且,這等北伐大事,即便是孫璧這樣的北疆三軍統帥也沒法完全一言而決,如此大事,到底還是得先上表朝廷,由皇帝做最後的定奪。

同時,這裏的捷報也得盡快送去京城,讓朝野中的惶恐情緒得以平複。畢竟之前鬼戎入侵氣勢駭人,可把所有人都嚇得不輕啊,說不定現在還有人在打著南逃的心思呢。

所以最終,在稍作休整後,這一路大軍便又浩浩蕩蕩地退回幽州,暫作駐守。而已經早得知捷報的李淩更是親自帶人出城遠遠作迎,並在城中設下酒宴,為全軍慶功。

之後,又過得兩日,嶽霖才率薊州軍匆匆趕到。

這次本該是北疆三方大軍合力破敵,結果他的薊州軍卻完全缺席,這讓嶽霖大為羞愧,入城見到孫璧時,差點都跪將下去,還是被後者眼疾手快地一把攙住的:“嶽將軍不必如此,你所以未能於此戰中立功也隻是因身在東邊布防,我又不是那不講理的,又豈會因此怪罪於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