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體無腥味白娘子(1 / 2)

剛踏進錢塘縣地界,法海的眉頭一皺,說道:“錢塘縣果真有妖物作祟。好濃鬱的妖氣。”

空氣中彌漫著妖氣,但要說濃鬱,有些誇張了。

王希堯說道:“師父,先回我家住下再說。”

法海說道:“你自己回去。老衲去佛堂掛單。”

錢塘縣裏,沒有寺廟,但是有個小佛堂。縣裏信佛的百姓,平時都是去小佛堂禮佛。

法海去佛堂掛單,倒是合適。

王希堯點頭說道:“那好。師父,有什麼事請,傳音給我。”

……

王希堯背著包裹和佩劍,手裏提著一籃子水果,推開小院的大門。

“娘,大哥,我回來了。”王希堯笑著說道。

娘和大哥聽到王希堯的聲音,都愣住了。

大哥王靖堯高興道:“小弟?真的是小弟。娘,小弟回來啦。”

娘拉著王希堯手,眼中帶著淚水,說道:“我兒總算回來了。你這一走就是五六年。長高了,可是也瘦了,沒有小時候白淨。”

王希堯現在是少年,不是瘦了,而是臉上沒有了嬰兒肥,沒有了小時候的樣子可愛。

王希堯的皮膚是健康小麥色,和小時候的白裏透紅那種粉嫩不一樣。

王希堯說道:“娘,這些年我一直在專心修行,沒有及時回來。我的修行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可以在家裏多住些日子。”

娘高興道:“好,好,好。多住些日子好。老大,你去買些菜回來,今天我和你媳婦做飯。做希堯最愛吃的菜。還有,你買菜的時候,把二丫頭也叫回來。”

三年前,二姐成親,嫁給了錢塘縣裏的一個秀才。算是殷實之家。

嫁過去,至少不吃苦。

王靖堯說道:“好嘞,我現在就去買菜。”

一個女子拉著個四歲的孩童,從堂屋出來。

娘說道:“希堯,這是你大嫂。這小子是你侄兒王安,皮得很。”

四歲的王安,是大哥王靖堯的孩子,虎頭虎腦的很可愛,藏在他娘親的身後,露出腦袋,怯生生地看著王希堯。

王希堯說道:“希堯見過大嫂。”

……

二姐和二姐夫跟著大哥一起回來,三人帶著不少的菜和肉類。

二姐夫有點好奇。

王希堯不是和尚嘛?

和尚是要吃齋,怎麼能吃肉呢?

整個金山寺的人,都知道王希堯其實算不得是真正的和尚。他“六根不淨”,不但吃肉,而且給師兄們講學的時候,誰要是不專心,他是真的會動手教訓。

王希堯在煉體,不吃肉沒有蛋白質,身體肯定支撐不住。造成營養不良,內分泌失去平衡,不但修為會倒退,還會生病。

娘、大嫂、二姐做了滿滿一桌子菜肴。

二姐夫和王希堯攀談,他以為王希堯是個懂法力的小和尚,沒想到王希堯對儒家經典的理解,比他還要深刻,可謂是直指核心。

王希堯發現二姐夫有些迂腐。

儒家的經典,有著很強的洗腦效果。

特別是漢朝以後的儒家書籍,那些注解夾雜著太多的私貨,絕大部分都是糟粕。

王希堯說道:“姐夫,讀書,還是要讀先秦事情的儒家典籍。那時候的儒家學子,血氣方剛,為了心中的宏願,是可以殉道。那才是真正的讀書人。”

二姐夫臉色一變,說道:“小弟,你說的可是《公羊春秋》中的大複仇思想?”

王希堯笑著說道:“姐夫也讀過《公羊春秋傳》?”

二姐夫說道:“公羊學派的大複仇,過於極端,為讀書人不喜。”

王希堯搖頭說道:“儒家公羊學派剛烈,寧折不彎,有恩必還,有仇必報。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不是讀書人不喜公羊學派,是君王不喜。”

帝王高高在上,當然容不下公羊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