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是能成事兒的前提條件。
鄒衍和紀嫣然之前隻是追求探索學問,沒有想過自己掌握力量。某種意義上來說,思想也可以被稱之為力量,但是這種力量太虛。
真正掌握了點力量的學派,隻有兵家和墨家。儒家目前都不行。
兵家在各大諸侯國執掌著兵權。
墨家有墨者行會。
墨者可以協助諸侯國守城。
兵家和墨家的思想,沒有想過要推翻君王,自己來掌權改革。
紀嫣然說道:“希堯公子,那麼你認為該如何治國?是德治、還是法治、又或者是無為而治?”
王希堯說道:“那我就不知道了。治國,這道題目實在是太宏大和艱難。想要實現天下大同,怕是聖人在世都辦不到。又豈是王某能做到的?不過,以紀嫣然姑娘和鄒衍先生的智慧,肯定能想出一個合理的治國之法。”
每一種政體都有著缺陷,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心,人性,都是自私的。為政者,要無私奉獻,可惜根本做不到。
簡直就是個無解的問題。
魏國太子盯著王希堯,眼中帶著殺意。
王希堯這種人,思想太危險。
竟然輕視君王。
若是有人信了他的思想,追隨他,君王的地位就不穩了。
魏國太子心中暗道:“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王希堯活著離開魏國!”
之前魏國太子要對付王希堯,隻是私人恩怨,那麼現在他要殺王希堯,就是為了魏國和王位。
太子囂張跋扈,但並不傻。
信陵君說道:“希堯公子,據說你劍法通神,是趙國第一劍客。不知可否舞劍讓我們開開眼界。”
王希堯說道:“王某是劍客不假,可是此時此刻舞劍怕是有些不合適。現在是在才士論政。”
信陵君說道:“希堯公子不必謙虛。才士論政,也能展現才藝。稍後龍陽君還安排了歌舞表演。”
王希堯說道:“我今天就不獻醜了。趙盤是我的弟子,跟隨我學劍有兩個月的時間。我讓他給大家表演幾招劍法吧。”
王希堯給了趙盤一個鼓勵的眼神。
趙盤站起身來,深吸一口氣。
紀嫣然對仆人說道:“把我的劍拿來,交給趙盤小兄弟。”
趙盤接過長劍,眼神變得淩厲起來。
趙盤的體能不說是天生神力,但也能達到二流武者的力量層次,隻是還沒有練成內勁。
鏘!
趙盤抽出長劍,上前半步,來了一個直刺。
橫掃。
劈砍。
三招過後,長劍歸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