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公於私,運動員都是想要比出一番成績的。
而像國乒和林燁這樣的,他們的目標不是拿獎,而是冠軍!
有能力奪冠而不去奮鬥的,不配稱之為運動員。
雖然住在奧運村,但也是隔離時期,沒辦法串門,林燁看了一會兒微博也沒什麼事情,就給李知恩打了個視頻電話,聊聊天。
視頻電話響鈴沒多久就被接通了。
“喂,林燁。”
“姐,在幹嘛呢。”
“在機場等飛機。”很清涼的李知恩拿著手機在周圍照了一圈,“我和我們國家隊一起去東京的。”
“你們國家隊還沒來啊。”林燁驚訝的說道。
“今天就到了。”李知恩回答道,“到時候我應該不能在奧運村隔離,會去專門的酒店。”
“沒事,雖然這次奧運會無觀眾,但你作為運動員親屬還是能進來的。”林燁笑著說道。
李知恩也是笑了起來。
“你那邊怎麼樣,奧運村住著還習慣嗎?”李知恩的問題直接戳中了林燁吐槽的欲,望。
“給你看看我的環保無汙染的紙板床。”林燁一隻手拿著手機,另一隻手將床單掀了起來,露出其下的紙質床板。
“這能住人嗎?”李知恩驚訝的說道。
“能是能,但是體重如果再重一點,就隨時可能踏。”林燁吐槽道。
李知恩也是有些哭笑不得,這是什麼東西啊,連床都不舍得給運動員準備嗎?
多少有點太摳門了。
“你還有多久登機?”林燁問道。
“這就登機,剛想和你說呢。”李知恩回答道。
“行,那你先上飛機吧,我和爸媽通個電話。”
“好,拜拜。”
掛斷和李知恩的視頻通話,林燁找到林母的手機撥了過去。
很快就接通了。
“兒子,到奧運村了?”視頻一放開,林燁就愣住了。
視頻裏除了林母外還圍著很多老師,有的甚至是帶過林燁課的高中老教師,也有一些陌生的年輕麵孔。
“大家好。”林燁愣了一秒,隨即打了聲招呼。
這些平日裏在學生麵前滿是嚴肅的老師們七嘴八舌的和林燁打著招呼,林燁也是微笑著和他們交談。
畢業之後林燁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母校,偶爾會捐助一些學習用品或是書籍之類的。
宋雨琦升入高中部時林燁還特地捐了一棟新的圖書館大樓。
這隻能說是錦上添花,林燁捐贈的大數額還是在複蘇慈善基金會。
現在的複蘇慈善基金會開始接受來自社會的募捐,隻不過不接受小額捐款,因為需要公開資助詳情,小數額的統計起來太過麻煩,所以複蘇慈善基金會隻接受十萬以上的捐款。
這本就不是一家盈利機構,小額捐款是善舉,但好心也能辦壞事,所以幹脆不接受。
每年複蘇慈善基金會都能資助一批孩子完成高中的學業。而且複蘇慈善基金會還有一項特別的援助資金。
需要援助的僅僅是山區孩子,還有鄉村教師。
指望鄉村教師靠覺悟是沒辦法長久的,必須保證人家的衣食住行。為什麼鄉村教師這麼少?
不是因為怕苦怕累,是生活得不到保障,畢竟人生在世又不是孤身一人。
所以,複蘇慈善基金會開設了針對鄉村教師的援助計劃。不定期進行暗訪與視察,符合標準的鄉村教師會給予他們物資、金錢等支持,讓鄉村教師也能有自己的小金庫,有自己的存款。
複蘇慈善基金會每年都是虧損,而且是一虧就是幾千萬的那種,這個錢大都出在人力上,物資和金錢援助反倒是因為複蘇慈善基金會大火後而沒有那麼虧了。
這些計劃需要大量的人手,這也使得勞務開支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數額,這才是複蘇慈善基金會一直大額虧損的原因。
不過還好,一年幾千萬的虧損對於複蘇集團而言隻能說不痛不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