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博友的話(2 / 2)

劉家女的博文,用心感悟,真情書寫,它是一條最近最直接抵達一個人心靈的路徑。她的博文裏充滿著濃濃的親情,我戲稱“曬幸福”。那些生活中簡單瑣碎的幸福,被她寫得令人眼羨,令人心動,甚至令人嫉妒。

懷揣一顆平常心,與博友進行心靈交流,尋覓生活中的美。交流中,我總是有一種仰視的感覺,以至於造成交流中的障礙,盡管她一再聲稱:“千萬別把我當教授,我是女人。”

記錄下生活中細微的小幸福,會聚成人生的大幸福,這也許就是博主經營婚姻、家庭、人生的大智慧。隻要我們心存美好,就隨處可覓詩情,隨處可被感動。

學生眼裏,她是老師;同事眼裏,她是領導;家人眼裏,她是親人;所有人眼裏,她是一個普通女人。也許,這正是她的魅力所在。

的確,她不是以一名大學教授的心態而是以一個普通女人的視覺看待生活。她站在生活的中央,走在歲月的邊緣,記錄下生活裏的苦與樂,記錄下生命中的感動和變遷。

“千萬別把我當教授,我是女人。”

所以,劉家女是最幸福的女人。

楊萬寧:博客名字宛凝,在河北省冀州市委宣傳部任職。

小蘭這個人跟小蘭那些字

王鑫彪

在我們身處的這個爛菜幫子的所謂輝煌年代,事兒爛,人兒爛,字兒也夠爛。我懷疑那個被稱為“博客”的東西,就是一個龐大無比的垃圾箱子,浩如煙海的主兒們就在那裏客觀地爛著,讓你不得不時常掩起鼻息。

當然,我不會傻到用棍子掃倒一大片,把渾蛋之名扣在自己頭上。我們必須承認意外,承認那些不期而至的“眼前一亮”,承認把人整迷糊過的“矛盾的特殊性”。張小蘭,嗬嗬,就是那個博客裏名為“劉家女”的人,就是一個讓人在寂寞的世界裏精神一振的嘹亮的意外。

四個字評論:難能可貴。

已經記不起來跟小蘭是怎麼認識的,記得最清楚不過的乃是“認識”好幾年了卻從未謀麵。小蘭在大慶生活,我在哈爾濱掙紮,這點兒空間距離,屁大的工夫即可化為無形,但是我們沒有見過。小蘭是有車一族,是個司機師傅,來哈爾濱是家常便飯,我呢偶爾也會因為這個那個的去大慶一兩回,但是我們沒有見過。但是,我接過小蘭的電話,那動靜年輕得讓人身上掉小米粒子。嗬嗬,我還喝過小蘭的茶,鐵觀音那種,嘻嘻,是我媳婦兒從小蘭手裏拿來的。我由是觀之,小蘭不假,是真人。

沒見過小蘭的人兒,掃描了不少小蘭的字兒,自然是在“劉家女的博客”。我得說,不是因為喝了鐵觀音而愛屋及烏地說,小蘭寫得真是好。比方說小蘭的小說,那個曖昧勁兒讓人起反應。比方說小蘭的遊記,那個清爽勁兒讓人坐不住。比方說小蘭的雜說,那個潑辣勁兒讓人拍桌子。比方說小蘭的瑣記,那個滿足勁兒讓人生嫉妒。小蘭的字兒,就是那種喚做“心兒裏美”的蘿卜,咬一口,脆;再咬一口,甜;接著咬,辣了吧。嗬嗬,你就咬吧,千滋百味啊。

小蘭的博文,有很多寫到了他的老郎君“詩人”。龐先生厥有詩名,我還在念大學之時便已聞之,甚慕。作為

“粉絲”,真的希望有朝一日與賢伉儷把酒臨風,風雅一番,不知有此可能否?嗬嗬。

對了,小蘭在大學裏教書是個頭頭兒,在網絡上玩兒博也當了“圈主”。小蘭的圈子名曰《把月亮放進來》,那個大氣勁兒,讓人好生歎服!

王鑫彪,記者,自由撰稿人。

有隔閡的朋友劉家女

納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