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4章 內情(1 / 1)

上官千羽順勢道:“老人家,我看你慈眉善目,我這兩眼一抹黑的,你就給我指條明路,或者,把城裏的情況告訴我,讓我有個心理準備!”

老者道:“小哥,這個世道都亂了,你了解那些也沒有用,趙大人都被那幫人……”說到這裏,他臉現一絲驚懼,立刻住了嘴。

上官千羽卻是心中一動,豐州的太守趙河成,莫不就是他嘴裏的趙大人?

這個老者雖然剛開始看見他很懼怕,但是說話條理清楚,而且談吐也不像普通的老百姓,上官千羽立刻道:“趙大人?老人家是說趙太守嗎?”

老者不說話,在前麵腳步飛快。

但是上官千羽卻能感覺到一股悲憤難抑的情緒從老者身體裏散發出來。他也不追問,默然無聲地跟在老者身後。

老者住的地方並不遠,是在巷子後麵一個破敗的小院子。

見上官千羽竟然一直跟著他進了院,老者道:“小哥,不是我不收留你,我這院子一天都被那幫人來幾回,要是那幫人看見你,我也保不住你呀!”

上官千羽道:“老人家,我現在對城中一切情況都不了解,走在路上一樣有可能會被他們抓去,不如老人家告訴我一些城裏的情況,讓我可以避著他們一些!”

那老者見上官千羽一臉誠懇,眉宇之間帶著正氣,不像壞人,遲疑了一下,終於還是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了上官千羽。

原來這個老者,是原豐州太守趙河成的家中老仆。

豐州城三個月前還不曾受災,但是百姓的日子已經過得十分困苦了。因為一道由豐州太守衙門下發的加賦令,使得很多原本還有一口糧食可吃的老百姓家中一點餘糧也沒有。

而後,又是一道征丁令,將身強力壯的百姓征去勞役。

這兩道令發下來的原因,是因為豐州要建一座宮殿作為太子行宮。

這太子行宮的規模極大,征的賦,是用來建行宮的費用,征的勞役,是要建行宮的勞力。

既是太子秘令下來辦的事,趙河成自然要奉令而行,那些被征的勞役,每隔半個月,也能回家一次。

但就在此時,天幹大旱,正是和苗抽穗的時候,河幹井枯,連喝水都成了問題,何況抗旱。田裏和苗都枯死了,而後又是大雨連綿引起大澇,這些有官報報往京城,上官千羽略知一些。

修太子行宮的事,原本也隻是在隱秘進行,但大旱大澇之後,災民多了,豐州刺史黃正濤便提議征這些災民去勞役,將行宮早日趕建完成。

這件事與太守趙河成發生分歧。

趙河成說天災已起,若不能安撫民心,反倒加重勞役,會引起民變,理當開倉賑災,先把難關度過之後再說,行宮以後再建也不遲,並執意要開倉放糧。

這豐州城太守與刺史,分管民生與兵權,意見相左,此事就此僵執下來。

黃正濤幹脆直接派兵抓丁,並加快了行宮的建造進度,想盡快將行宮建成後好在太子麵前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