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究竟那一個條約是廢紙
9月14日,日本承認“滿洲國”;次日日本代表武藤在長春簽訂所謂“日滿議定書”,議定書的內容分兩項:(一)“滿洲國”承認“日本國或日本臣民根據從來中日間之條約協定及其他公私契約所獲得之一切權利利益”;(二)“約定兩國共同以任國家之防衛,為此所需之日本國軍乃駐紮於滿洲國內。”
同日,日本政府發表聲明書,聲明此次實行承認“滿洲國”係“與帝國所加盟之任何條約均無抵觸”;並且聲明帝國軍隊駐紮於滿洲國內是要“永遠鞏固兩國間之善鄰關係及確保東洋之和平”!
16日,我國政府向日本提出抗議書,指出日本應負責任之重大凡有七點:
(1)日本已違犯國際公法之基本原則;
(2)日本已違犯法律的初步原則;
(3)日本已違犯國聯盟約;
(4)日本已違犯非戰公約;
(5)日本已違犯九國條約;
(6)日本已違其自為之誓約,因為日本曾聲明在東省無領土企圖,且允於最短期間內將日軍撤至鐵路區域內;
(7)日本已違犯國聯曆次的訓誡。
同日,我國政府向參加九國條約的十二國(美、英、法、意、比、荷、葡、挪威、瑞典、丹麥、墨西哥、玻利維亞)發出照會,請其對於日本自去年9月18日至今年9月15日之種種侵略行動及因此造成的事態,采取正當及有效的應付方法。照會中說:“如日本之行為不受相當製裁,九國條約當事國坐視該公約之成為廢紙,其結果誠有不忍言者。”
同日,我國政府又向國聯通牒,依據國聯盟約第十條,請求國聯加緊工作,采取有效的方法,應付這局麵。
我們早已說過,日本的行動隻是赤裸裸的向世界的輿論挑戰,抹煞一切國際條約的束縛,毫無忌憚的實行武力的侵略。日本政府宣言此次承認“滿洲國”是“與帝國所加盟的任何條約均無抵觸的”。這正是日本大膽抹煞一切國際條約的表示。別的條約我們且不論,1922年的九國條約的第一條明明載著:
各締約國協定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
第二條又載著:
締約各國協定,不得彼此間及單獨或聯合與任何一國或多國訂立足以侵犯或妨害第一條所舉各項原則的條約,或協訂,或協議,或諒解。
一年以來日本的行為,無一項不是違犯第一條的原則的。現在日本在東三省建立傀儡國,給它正式的承認,又和它訂立條約,抹煞中國的主權,破壞中國領土與行政的完整,這又是公然廢棄九國條約的第二條了。
九國條約的本身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件不光榮的事。一個國家不能自己保護其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而讓別的國家締結條約來“尊重”他們:這是很可恥的事。然而華盛頓會議的召集實在是因為歐洲大戰後各國的均勢局麵已完全破壞,太平洋西麵的霸權已完全操在日本的手裏,中國又毫無能力可以自己支撐那個已失掉均衡的危局,所以美國與英國協商召集這個會議,附帶挽救這個遠東問題,使中國從日本一國的掌握之中脫離出來,變成歐美亞三洲強國共同護持的國家。這是華盛頓會議與九國條約的曆史的意義。
十年以來,我國雖然不能充分利用九國條約造成的局麵來做自己的民族複興事業,究竟我們因此收回不少的利益,得著國際上十年的苟安。這都是日本的侵略主義者所最痛心疾首的。不幸不列顛帝國的連年多故,全世界近三年的經濟大蕭條,美國自身的經濟凋敝,這些因子都使歐美不能用全力顧到遠東的局麵。於是日本的野心家以為機會到了,可以一舉而推翻華盛頓會議的束縛,解決滿洲的問題,壓迫中國的民族運動,使中國仍然回到歐戰期中完全在日本掌握之中的局麵:一舉而雪十年之憤,償百年之大欲,這是九一八事件的國際的意義。
所以在太平洋的國際關係上,九國條約的重要確然比什麼條約都更大。中國在這三十年中完全在國際均勢的局麵之下討生活,而這個國際均勢的具體方案,歐戰以前為美國的門戶開放宣言及英日同盟條約,歐戰以後則為這兩項合並擴大變成的九國條約。國際聯盟的盟約自然有他的重要地位,然而因為美國與蘇俄都不是國聯會員,國聯盟約在太平洋上的地位就不如九國條約的重要。蘇俄也不曾參與九國條約,然而九國條約的主體為美國、日本與英國,已包括太平洋上的四個最重要的國家,所以可以補助國聯盟約在太平洋西岸的勢力的缺陷。但九國條約並不是孤立的。在這十二個月之中,國聯自身感覺在太平洋上勢力的薄弱,所以極力拉攏美國,漸漸的把九國條約與非戰公約,和國聯盟約牽合在一起;到了現在,這三項國際和平的協約差不多成了一個連環大協約了。九國條約加入者隻有十二國,國聯盟約加入者五十五國,非戰公約加入者六十二國,這個大連環包括全世界,是任何國家不能輕易藐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