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明代三大女真 第四節(1 / 2)

永樂二十年(公1422年),遼東忽剌溫女豪族,開原三萬衛女戶楊木答兀不堪忍遼東都司揮僉事欺虐,發動叛亂並攻陷開原。一番屠城剽掠軍民牲畜後,楊木答兀攜家逃竄到圖們江斡朵裏部駐地一帶。要說明忽剌溫部原屬野人女,而史籍中提的忽剌溫地或忽剌溫江,經學者考是現鬆江支呼蘭河。洪武二十八年(公1395年),明將周興曾率部進至忽剌溫一帶設立過兀者衛。明代,因同屬野人女,忽剌溫女和兀狄哈女(現赫哲族的直係祖)關係極為密切,以致於“忽剌溫”與“兀狄哈”兩詞通用或合用。朝鮮人就用“忽剌溫兀狄哈”,稱呼居住在黑龍江、鬆江和烏蘇裏江三江域的兀狄哈女。除了“兀狄哈”,兀狄哈女還有“兀者野人”、“黑斤”、“黑”、“赫”、“奇楞”、“姓野人”等不同稱呼。其中“赫”意為東方的人,而“姓野人”則意兀狄哈女主要分為個氏族。楊木答兀叛逃後赫哲人祖亦參與到此叛亂中。

永樂二十二年(公1424年),明朝派揮金聲為欽差攜朝廷敕諭前往招撫楊木答兀,同時詔令建州左衛揮猛哥帖木兒、揮僉事凡察,協助朝鮮將楊木答兀“擒拿來獻”。到詔諭猛哥帖木兒不敢怠慢立起兵助剿,並要楊木答兀刷還“所擄中國人物”。楊木答兀早已決心叛亂到底拒絕了朝廷招撫,為與明朝斡朵裏部相抗衡楊木答兀援於兀者野人(兀狄哈女)。兀狄哈女本就與忽剌溫女關係密切,而兀狄哈女同斡朵裏女之間也素有仇怨。原來猛哥帖木兒的父親(童)揮厚代斡朵裏萬戶時,曾參與鎮壓兀者野人叛亂。自此以後斡朵裏部便與兀狄哈女結下仇怨,雙方互為宿敵攻殺不止。當年就是在兀狄哈女首領達乙麻赤的一進襲下,猛哥帖木兒迫率部眾遷的。猛哥帖木兒重返阿木河後又阻斷了兀狄哈女對朝鮮的襲擾,這又使得兀狄哈女對斡朵裏部的仇恨一層。楊木答兀提出結盟抗斡朵裏部時,分外眼紅的兀狄哈人不惜開罪宗主明朝當答允,竟然與楊木答兀結成反叛聯盟。得到兀狄哈女支,楊木答兀底氣十足發囂張起來。

宣德八年(公1433年)八月,明朝派遣遼東都揮僉事裴俊、戶趙鎮、戶王茂,帶領官兵一十到阿木河,意欲編楊木答兀勾引叛逃的“漫散軍官”軍丁。不料叛首楊木答兀勾結古州兀狄哈女三餘人,突然襲擊揮僉事裴俊的駐地。明朝官兵猝不防傷亡很大眾多物資搶。緊急關頭猛哥帖木兒率五餘騎時前來救援,經過殊死搏殺猛哥帖木兒擊退了兀狄哈人圍攻,揮僉事裴俊一幹明朝官兵也成功解救。此戰中兀狄哈部頭目阿答兀斡朵裏部眾殺死,楊木答兀棄馬登山而逃。但斡朵裏部傷亡也不輕,猛哥帖木兒弟弟凡察,兒子阿穀等都身負重傷。激戰過後,猛哥帖木兒和斡朵裏部眾原以為終於可以緩口氣了。但誰都沒有想到事情到這還遠沒有結束,一場由此引發的劫難將悄然臨至。

楊木答兀這個禍害雖僥幸逃脫卻仍不甘就此認輸,他到兀狄哈部援。二個月後,宣德八年(公1433年)十月十日,楊木答兀引兀狄哈部首領弗答哈、葛多介八餘部眾,突襲斡朵裏部駐地。尚未從上慘勝中恢的斡朵裏部敵人的偷襲得措手不,營寨攻破,房屋焚毀。激烈混戰中首領猛哥帖木兒殺,時年十四歲,長子阿穀一同死難,子董山擄,弟凡察負傷出逃。斡朵裏部眾是傷亡慘重,“男子俱殺死,婦女盡行搶去”,史稱“阿木河之變”,又稱“癸醜事”。經此突發劇變斡朵裏部遭到前所未有重創,部眾由一戶銳減至五戶。是時,斡朵裏部僥幸得脫的殘眾人心渙散瀕於解體。萬沒成想當此絕難險境,朝鮮不僅不施以援手反倒背棄義前來落井下石。當初李芳遠允許猛哥帖木兒率部返阿木河,就是為了讓斡朵裏部充當“東麵之藩籬”,緩衝來自兀狄哈女的襲擾。如斡朵裏部罹遭重創自身尚難,已經起不到“藩籬護邊”的作用了。朝鮮就此無恥地認為,既然斡朵裏部失去利用價值還虛孱體弱毫無抵抗能力,正好可以趁此良機徹底占領阿木河域。翻臉無情的朝鮮遂以武力蠻橫驅逐斡朵裏部民,所剩不多的殘眾又遭朝鮮軍殺害五餘人。在朝鮮催逼下斡朵裏部殘在血與淚中迫離開阿木河。《朝鮮宗實錄》在描述斡朵裏女慘狀時幸災樂禍道:“(斡朵裏部眾)乏資財,將至餓死”,“離四散,其餘存者無幾”。可惡的是斡朵裏殘眾前腳剛攆走,興高烈的朝鮮人後腳便來“移民實邊”。縱觀“阿木河之變”中朝鮮種種無恥行徑,筆者隻能用卑劣至極來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