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止步寧遠 第四節(1 / 2)

無論如何努爾哈赤也無法自己折戟沉沙的事實,不肯服輸的性格讓他決心一搏。正月二十日,後金軍探到寧遠城十裏之遙的覺華島,是明軍重要囤積糧大營。狡猾的努爾哈赤聽聞情況遂決意分兵攻覺華島,縱使寧遠不克,若能焚毀明軍關外儲糧亦可給予明軍沉重擊。努爾哈赤命武納格等將統領後金軍中的蒙古騎兵八女騎兵,向覺華島發起突然進攻。明軍所以囤糧於覺華島,其本意欲憑借波濤遼闊的麵阻隔缺少舟師的後金軍,然而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水冰封實已無險可憑。駐守覺華島的明參將姚撫民等率領官兵,企圖鑿開一條長達十裏的冰濠抗拒敵軍。怎奈天氣酷寒憑明軍如何鑿冰不息,水很快又凍結成冰。二十日晨,後金軍分列十二隊踏冰渡攻島。駐守覺華島的四營明軍不過八千眾,“鑿冰寒苦,既無盔甲、兵械,又係水手,不能耐戰”。一經八旗鐵騎猛然衝殺守島明軍不敵很快潰敗,隻一個時辰覺華島便淪陷了。奪島後後金軍官兵將其在寧遠城下死傷累累苦戰無的滿腔憤恨,統統發泄在覺華島上可憐的明朝軍民身上,島上千餘明軍千餘商民俱遭後金軍無情殺戮。明朝同程維楧在描述覺華島慘狀時痛心不已地說,“虜騎既至,逢人立碎,可憐八千之將卒,八千之商民,無一不顛靡爛者”。除一萬四千遇難的明朝軍民外,島上八萬餘石糧草、千餘所糧芻、兩千餘艘船也都盡為後金軍焚毀。

奪占覺華島,是後金軍此出征得的一不小勝利。但覺華島分戰場的勝利並不能彌補努爾哈赤在寧遠城下遭的深深挫敗感。因著王者無敵於天下的自尊,努爾哈赤炯炯目始終盯著那座頑擋在他麵前的寧遠城。隻有拔掉寧遠,能撫努爾哈赤那顆帝王雄心。當時東江毛文龍為促後金軍師,也從皮島出兵襲擊後金後方永寧。可是努爾哈赤對此全然不顧執意繼續圍攻寧遠。老汗王努爾哈赤是雄心不死,可後金將士們鬥全無啊!寧遠的堅城利炮已然把後金官兵嚇破了膽。一群喪氣奪魄的士兵又如何能戰!為鼓舞士氣重振軍心,努爾哈赤決意重演遼陽城前他匹馬獨進提振全軍士氣,進而扭轉個戰局的經典往昔。然而努爾哈赤疏忽了至關重要的一點,寧遠不是遼陽,寧遠城上配有射程遠、威力大的紅夷大炮。

正月二十日,努爾哈赤著黃羅傘蓋親臨戰場最前沿,揮後金軍繼續攻城。後金大汗甘與將士冒箭矢彈雨這絕對夠激勵人心的,同時也能充分體現出努爾哈赤的王者無畏,以他對寧遠軍民的輕蔑之情。但親臨前沿的舉動太過冒險,尤其努爾哈赤還冒失地著黃鑾儀仗,目標太過招搖太過明顯了。寧遠明軍發現後立調轉炮口,對著黃羅傘蓋下的目標就是一炮。訓練有素的明軍炮手得很準,爆炸衝擊波一下子把努爾哈赤從戰馬上掀下來。硝煙未散就見後金大汗已倒在血泊中。後金諸貝勒大臣見狀嚎啕大哭連忙纏裹抗抬而去,脫離明軍炮火後又急忙搶救,努爾哈赤雖未立斃卻也身負重傷。明人當時隻道是炮中後金勳貴但不其身份生死。故《明熹宗實錄》記載,“奴賊攻寧遠,炮斃一大頭目,用紅包裹,眾賊抬去,聲大哭”。而《石匱書後》記載,“炮過處……並黃龍幕,傷一裨王。騎謂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屍,號哭奔去”。後金軍本已力竭膽寒,最高統帥又身負重傷,這仗哪還能。於是暮色中曾經席卷個遼東的八旗鐵騎,帶著無盡憤恨與無奈黯然撤離了依舊巍然屹立的寧遠城。至正月二十日,後金軍全部撤離。二月初日,後金敗軍返沈陽。

寧遠之戰又稱寧遠大捷。此戰中袁崇煥以不足兩萬守軍,給予了大驕橫的後金軍以沉重擊。對於後金軍傷亡,朝官方文獻《實錄》隻諱稱“折遊擊二員、備禦二員、兵五人”。因難以統計後金自行焚化的戰死士兵,明朝也僅概略為“傷虜數千,內有頭目數人、酋子一人”。不過明末初的耶穌傳士衛匡國經多方,認為“韃靼(後金軍)損失了一萬人,迫撤退”。而朝鮮官方記載的後金傷亡還要為慘重,朝鮮《李朝實錄》稱,“奴賊敗於寧遠,軍士死者數萬餘,其孫稱王者亦死矣”。無論哪一種說法,古中外學者大都肯定,自有遼事以來後金在寧遠之戰的傷亡最為慘重。重要的,寧遠大捷是明朝與後金開戰以來首重大勝利,一舉破了後金軍此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鼓舞了明朝軍民士氣。寧遠圍時明朝舉國上下人情洶洶,大多都以寧遠難矣。待至寧遠捷報傳來,京師姓巷相慶。兵部尚書王永不勝感慨地說,“遼左發難,各城望風奔潰。八年來賊始一挫,乃中國有人矣”。明熹宗亦欣喜曰,“此八年來所絕無,深足為封疆吐氣”,“朕心嘉悅”。明熹宗為此賜獎諭,命戶部兵部發幣金十萬兩犒賞寧遠城將士。又獎賞寧前道袁崇煥白銀一千兩,升職為右僉都禦史仍鎮守寧遠,滿桂、趙率升授總兵官並加都督同職銜。三月,朝廷又命袁崇煥為遼東巡撫兼兵部右侍郎職銜,獎賞銀幣,同時袁崇煥子孫蔭錦衣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