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名和譽”,我已不需要!(2 / 2)

今天,他並不打算寫稿。

原因也很簡單,三個字。

“沒靈感”!

對於他來說,沒靈感就意味著在創作上沒有任何激情,即使硬著頭皮寫稿,寫出來的東西也是索然無味,連他自己這一關都過不了。

何況,他根本就不需要急著把《考古係列之女媧神墓》寫完。

畢竟這些年,他的創作速度可以說是越來越慢了。

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但歸納起來,其實就一個。

那就是他已經不再追求所謂的“名和譽”了。

像前幾年的時候,他就曾經一度拿過“十月文學獎”“1991年度《萌芽》文學獎”,還有由國家作協與莊重文基金聯合舉辦的“莊重文文學獎”。

對於這些文學獎,他已經沒什麼感覺了。

畢竟在他的抽屜內,早已經堆放著厚厚一摞獲獎證書了。

可以這麼說,國內的文學獎,他幾乎都拿了一個遍,尤其是科幻界的“銀河獎”,每年,評獎委員會都會給他頒一個。

至於大陸以外,香江那邊,倒是拿過一兩個,彎彎那邊,也拿過三四個,而米國那邊,也有兩次獲獎的經曆。

隻不過,他都沒有親自去領獎。

在他看來,這些文學獎對於他而言,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任何的挑戰性了。

所以,往後的各個文學獎,他不是不去參加頒獎儀式,就是在事先跟主辦方聲明,自己的作品將不參與評獎。

當然,也有時候實在推不掉,沒辦法,他隻得在領了獎後,低調離開。

對於記者的采訪,他也盡可能的能躲就躲。

除此之外,有時候,一些評獎委員會也會要求他去擔任評獎委員,可是除了一些重要的文學獎外,他卻很少去摻和。

主要是他真的不想被這些“名譽”與“頭銜”套住了自己了。

作為一名作家,他已經獲得了這麼多成就與頭銜,根本就不需要重複重複再重複獲獎了。

這對於他來說,完全沒有任何作用。

現在,他隻想隨心所欲的創作,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以及完成自己的博士論文。

..........

說起博士論文,他今晚其實就是想開寫自己的課題研究大綱。

此前,他在劉教授辦公室,已經跟他商量了一下,決定把自己的學術研究課題定為明清時期的“神話小說”。

更準確的說是《封神演義》與《西遊記》。

這兩部神話小說,是我國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神話小說,係統的羅列了一整套神話體係。

這對於淩亂的古代神話體係而言,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貢獻。

當然,這兩部神話小說所貢獻的東西自然不止這一點,事實上,兩部神話小說看似寫的是“商朝”與“唐朝”,但其實都是在寫明朝時期的方方麵麵,包括民風民俗以及官場社會。

作為華夏古代文學的研究者,賀雲曾經的碩士論文就是對於“明清小說”的探討。

當時,他就在論文當中提出了關於明清神話小說的一些觀點。

這一次,他將重點探討這兩部神話小說當中關於明朝時期市井文學的發展。

說白了,就是從這兩部小說來綜合探討民間文學的具體發展情況。

要知道,在明清時期,越是底層,所流行的民間文學作品就越是“接地氣”。

而神話小說看似高高在上,但其實在民間最具有群眾基礎。

畢竟我國的三教文化早已經深入民間,神佛信仰,也同樣如此。

而神佛與其背後的神話小說,看似都是虛構的,但其實都是當時民間生活最真實的體現。

也因此,對於民間文學作品的影響也是最為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