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城鄉結合部,你會想到什麼?
泥濘的道路?
破舊的房屋?
髒亂差的衛生?
亮著粉紅色燈光的發廊?
穿著單薄衣裙,在發廊前的小巷內,冰冷的寒風中瑟瑟發抖,等待著好心小哥哥安慰的可憐小姐姐?
還是十五元洗剪吹,把頭發染成南非大鸚鵡模樣,來自葬愛家族的殺馬特?
想到其中某兩條的自己去跟警察叔叔解釋。
……
二十年前的城鄉結合部居民,用一個比較形象的形容:接近權力就以為自己擁有權力,接近財富便以為自己擁有財富,其實都是錯覺而已。
跟上麵比,覺得自己和住在城裏的人差距不是很大,跟下麵比,覺得自己要高那幫鄉下窮逼一等。
倒洋不土,土洋結合,表麵時尚,骨子裏俗氣,無論打扮得多麼花枝招展,都顯得土裏土氣,這就是城鄉結合部居民的真實狀態。
所以他們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兩方不討好,但實際上兩方都瞧不上他們。
不過那都是二十年前的老黃曆啦!
如今的城鄉結合部,平整寬闊的水泥路通往每家每戶,大氣美觀的鄉村小洋房隨處可見,出入的車輛不乏BBA係列好車。
319線國道旁的土地一馬平川,是大片大片的良田,直到兩裏外才是延綿不絕的山區,山上有麵積廣闊的果園。
時常就能看到開著奔馳寶馬下地幹活的農人,如今他們種地已經不是為了糊口,人家種的是情懷,是修身養性,跟貧困山區真正的農人有著本質的區別。
渝州市渝秀縣關莊街道就是這樣一個城鄉結合部。
最早的時候這裏叫關莊鄉,但是在縣城的發展規劃擴張到這裏後,這裏就變成了關莊街道。
以前關莊這地界,居民的生活條件還遠遠沒有現在那麼好,可自鄉裏的傳奇人物,莫問莫老爺子浪子回頭,開始正兒八經的給鄉裏謀發展,慢慢的就起來了。
山上那上百公頃的果園就是莫老爺子承包的,他不僅是大園主,還是關莊的農場主,附近的大農場、養豬場、養雞場,都是他搞起來的。
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舊衣服舊鞋換雞蛋。
莫老爺子腦子活,資金足,人脈也非常廣,真要安下心來搗騰些產業,還真不算難。
在關莊這地界,莫老爺子威望極高,不僅僅因為他是關莊首富,最重要的是他心腸好,自己發財的同時,還帶著鄉親們一起致富。
說起莫問莫老爺子,這大半輩子過得那是相當精彩,他年輕時是典型的家裏有礦那種富二代,他爸以前是開礦場的,煤礦和錳礦,都是暴利行業。
年輕時的他,說好聽點是個走在時尚前沿的龐克,說難聽點就是那種正事不幹,整天三五成群四處浪蕩的二流子。
三十多年前,縣城廣場上抱把吉他彈唱著星星點燈,或肩上扛個收音機,放著“親愛的,小妹妹,請你不要不要哭泣”,然後蹦著迪斯科,跳著霹靂舞的,就是他們那夥人。
用莫老爺子的話來說,那是屬於他們龐克的江湖,他們“江湖中人”見麵,就沒有能正兒八經站穩的。
打招呼都是“耶,康忙”,一言不合收音機就響了起來,街上遇到,隨時隨地都能尬上一段霹靂舞。
嗯,如果旁邊再有個女孩焦急萬分的叫著“你們不要打了,住手啊”之類的,那就很有畫麵感了。
年紀大了之後吧!他就從龐克變成了丁克,莫老爺子是不婚主義者,爹媽去世後,給他留下了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遺產,他也沒什麼追求和目標,就這麼一直浪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