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取解結束,回歸別院(1 / 2)

第1章:文抄再現,順利完成

之前那一場舞弊的鬧劇,崔烈之所以未曾追查下去,實際上便是因為在名錄上看到了字九號沈堂的名字。

對於沈堂,他自然是並未見過。但是,與徐知州的數次閑談之中,卻是多次聽徐知州提起,按照徐知州的法,這沈堂文采斐然,即便是在江南紹興都有著幾分名聲。而且,他膽量和身手極好,之前桐柏山的大戰便是參與其中,更是得到卞喜的信任以及邵家姐的青睞。

所以,雖然與沈堂未曾謀麵,可卻也算是聞名久已。所以,不管那件事情到底與沈堂有無聯係,為了不影響沈堂的科考,崔烈方才將之壓下。

這第二場科考乃是一個人真正本事的體現,所以,崔烈也想知道被徐知州如此誇讚的沈堂,到底有著怎樣的文采。雖然不能窺視全貌,但是也足以管中窺豹。

然而,當看到沈堂的時候,他卻是不由得有些失望了。

雖然有著三日的時間,但是哪一個學子不是在忙著答題?即便是一時間沒有好的文句,也是在紙上寫寫畫畫,極為緊迫的作著積累。可是,這沈堂在做什麼?

睡覺?

如果不是那輕微的呼嚕聲在這寂靜的考場中實在有些刺耳,崔烈真的以為沈堂是在閉目靜思!

那空白一片的試卷,更是打破了崔烈最後的幻象!

什麼文采盎然?唉!謠言不可輕信!

雖然有些失望,但是崔烈轉眼便是將沈堂拋在了腦後,他應試成功與否,並非自己所控製的。之前之事,當作給他一個麵子也好,或者是自己任意而為也好,都無傷大雅。

待到崔烈離開以後,沈堂無語的搖了搖頭,卻也並不在乎自己是否給主考大人留了惡念。不過,他也提起筆,打算先行將這一次的試題答好,也省的再出現之前那般尷尬的狀況。

詩是好詩,乃是選自鄭板橋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憑著這一首七言絕句,想必是出幾分彩頭不難。

詞是好詞,想是辛大哥的命運已經微微改變,也許之後的那些婉約詩詞恐怕不會多見,因此,沈堂便是直接將那大名鼎鼎的青玉案拿了出來!隻要不是東坡先生親臨,就憑這一首詞,就算是拔得頭籌也絕不誇張。

尤其是那一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很難想像,辛棄疾是怎樣的俠骨柔腸,一二鐵血將軍,竟能夠寫出這樣驚豔千古的名篇。

其實,辛棄疾能夠成為一個最偉大的詞人,實在是一件無比悲哀的事情。本來,他能夠縱橫沙場,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國家而奮鬥。然而,滿心壯誌卻是無法抒發,隻能寄托在一句句美麗的詞句當中,這對於一個敢率著數十人便衝擊金軍大營的無敵猛將來,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情?

這是辛棄疾的悲哀,是大宋的悲哀,甚至……是整個華夏民族的悲哀!

賦是好賦,雖然比不得《阿房宮賦》、《洛神賦》、《赤壁懷古》之類,但卻也是在華夏文脈上狠狠點下過一筆的《秋蘭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