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知府出行,知事心結
要不待一任地方官,到底有多少工作,實際上是因人而異!
知府或者知縣,乃是一地父母官,轄區之內百姓訴訟、國家政令、考核屬官、征收稅負、疏通河道、征收稅賦、興辦教育、打擊盜匪!
總之一句話,一地之內所有事無巨細,都屬於管轄的範圍之內!
反正,並不像是電視中所演的那樣,每隻是排衙斷案,甚至有功夫外出遊玩兒!
若是勤快的地方官,每會極為忙碌。
不過,若是懶惰的官員,那自然也有清閑的辦法!就如知府來,下邊的佐官、典吏、經承諸多,各行其是,他可以直接放權下去,隻等著收銀子就是。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吏會無法無的緣故!
一個衙門中,除了正式的官吏之外,還有打量的役!這些役並沒有俸祿,而是由主官發放薪酬!包括一般主官會有自己的師爺、賬房、隨從等等,這些人的工錢,盡皆由主官負責。
所以,有的主官對於手下的衙役上下其手、貪墨欺壓等事,基本上算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吃完了原告吃被告,這幾乎算是古代衙門之中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所以,有句話得好,衙門口朝南開,有錢無錢莫進來!因為,哪怕你占理是原告,若是不上下打點,也在衙門之中撈不著什麼好處。
沈堂正式上任的第二,排衙後,便是吩咐禮房經承,今日要巡視府學!
對於地方官的考核,最主要的便是稅賦、水利以及教育這幾個方麵!
比如當年沈堂以隨州學子的身份參與科考並中了狀元,隨州知州以及通判等人,便會直接受到朝廷的表彰以及升遷!
大宋對於教育極為重視,不管是地方官還是朝廷都是如此!縣中有縣學,府中也有府學!並且,在知府手下有專門負責這方麵的儒生,名為教授!在教授之下,有訓導,同樣負責一府的教育。
不過,其區別就是教授直接負責府學,而訓導則是在衙門,隨在知府之側。
府衙的教授和訓導品級不低,教授一般為正七品,訓導為從七品!這些人也都是進士出身,外放的話,一縣知縣不是問題。
知府出行,儀仗自然是頗為壯觀!
最前方有衙役手拿銅鑼,咚咚咚……連敲九響!一般來,知縣出行敲三響,其意為‘民讓開!’。
知府一級為九響,其意為‘官吏軍民人等齊閃開!’實際上,以沈堂的身份而言,其侯爵之身,又是一路安撫使,這銅鑼可以敲十一響,但是在這成都府,自然是沒有必要。
衙役之後,便是舉著‘回避’、‘肅靜’牌子的各兩塊,並且一邊前行,一邊吆喝為上官開路!
沈堂坐的是前後各四人的八抬大轎!若是普通知府,一般隻有四人抬,但是沈堂是正三品文職,而且有侯爵在身,所以便比普通的知府高了以及。
實際上,在府衙之中還有幾匹馬,同樣是沈堂的‘公務用車’,甚至,朝廷還給發放馬芻粟,而這個‘馬芻粟’就是類似於後世的‘燃油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