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長白山神地,老將軍相迎(1 / 2)

第111章:長白山神地,老將軍相迎

八月之末的北京路,已經帶上了一絲絲寒意!相比現在依舊溫暖如春的江南,這裏的秋意展現的淋漓盡致!

尤其是這北地本來就人煙稀少,除了固定的城池之外,基本上很少能夠見到荒野之中的村落!

這也並不奇怪,雖然金國發源於黑山白水之間,但是因為氣和地勢的緣故,使得北地的發展一直極為緩慢!

不管是當初的遼國還是現在的金國,進入了中原之後,不少的部落都開始向南遷徙,雖然南方沒有廣闊的草原,但是南方的溫暖以及平緩的地勢,依舊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沈堂一行人沒有在車架之中,而是盡皆騎在馬背上!沿著官道一路向北,寬闊而又空曠,眾人可以肆意的在大道之上奔馳!

除了隨行的背嵬軍之外,旁邊還有一支千餘人的精騎隨行!這是大定府的府兵!沈堂一行人剛剛進入大定府,大定府的兵馬都總管便是派遣兵馬前來護送!不過,沈堂等人並未在大定府停留,而是直接穿過了大定府,朝著鹹平府的方向而去。

“夫君,等咱們到了鹹平府之後,先去長白山池祭拜如何!”

此刻的完顏玥,身下騎著一匹棗紅色的軍馬,身上披著白色的大氅,剛剛與趙靈二人奔馳一陣,臉頰有幾分泛紅!

“好!”

沈堂點點頭,此行本來就沒有什麼目的,能夠去長白山看一看,也是一番風趣。

長白山並非僅僅在後世有名,實際上,在極為久遠之前,夏商周時期便有長白山的記載!

山海經的‘大荒北經’中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不鹹!其中這個不鹹山,便是荒古時期的長白山,不鹹是蒙古語‘布爾幹’,意思為神巫,也就是,在古代認為這座山中有神的存在。

到了漢朝之時,不鹹山改名單單大嶺,南北朝時稱蓋馬大山、徒太山、太山,唐朝之時稱為太白山,到了金國後便被稱之為長白山!

長白山的名字是女真語譯成,在金使之中有記載“生女真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

這也是為什麼金人被稱為來自白山黑水的緣故,其中的白山指的便是長白山。

並且,金人認為長白山乃是興王之地,所以,在長白山之地不僅有專門的軍隊駐紮,而且建立了廟宇來祭司。

甚至,在數年之後,完顏雍親自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並且封冊儀物,每年春秋兩季都會有皇帝或者皇子親自前來祭拜。

等到了後世的清朝,同樣是以長白山視為發源地,冊封長白山山神,每年同樣會遣使親自祭拜,整個清朝數百年時間,更是將長白山列為封禁之地,不準普通百姓進入其中!

由此可見,這長白山對於金人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這長白山雖然是在北夷之地,但是自古便是與中原有著諸多聯係!大禹定九州,命四方各夷前來朝貢,其中東北夷有國名肅慎國,進獻楛矢石砮表示對中原大禹王朝的臣服!這所謂的楛矢石砮,據便是用長白山的楛木加上鬆花江中的堅硬青石磨成的箭頭而成的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