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分利州兵,宋金將開戰
趙眘默然,改變金人的想法?
怎麼可能!當年金人南下,可曾與大宋商議過?
當年汴州淪落到金人手中,可曾跟大宋商議過?
當年占據了大宋半壁江山,可曾跟大宋商議過?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比人與人之間更為野蠻,也更為現實!強權便是道理,弱者根本沒有與強者討論道理的理由。
尤其是麵對金人,這個來自白山黑水之間的蠻族,根本不理會大宋所謂的禮儀和仁義,如果自己遣使斥責,不定得到的真的是嘲諷。
此時此刻,趙眘無比的懷念沈堂!
如果沈堂在的話,不管是戰是和,他都有更多的選擇。
若是戰,沈堂率兵迎戰,顯然會讓他更為放心,如果想要遣使議和,沒有人比沈堂的身份更為合適。
或者,不定,如果沈堂在的話,這場戰爭根本就不會出現。
當年北伐之後,沈堂北去,給大宋帶來了榮耀,而後在連理城開市,這幾年給大宋帶來了海量的稅賦收入,若是在加上沈堂坐鎮在成都府,憑著他麾下的兵馬,金人有幾個膽量敢南侵?
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力量對比麼?
如果是之前,趙眘絕對嗤之以鼻,可是見到沈堂之後,他方才真正明白,有些人的強大是不講道理的。
史書之上的那些人傑,也未必是假的。
當年的白起可以滅而屠國,當年的霍去病可以封狼居胥,當年的薛禮可以降高麗破突厥,這些人都是可以以一人之力抵一國的存在,而現在他的臣子沈堂同樣可以。
這並非是吹噓,沈堂雖然年歲不大,可是他的戰績卻是用金人、吐蕃、南疆以及大理無數個敵人的失敗鑄就的。
都當年的嶽飛嶽武穆勇武,可是趙眘沒有真切感受過,可是在沈堂的身上,他感受到了什麼叫做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沈堂,能夠給他更多的底氣和勇氣。
隻可惜,這樣的一個才,此刻卻是在茫茫北地。
還不是自己對朝廷的掌控不夠麼?
否則,怎麼會允許沈堂遠走?
沈堂在大理所作所為,的確是有所過責,但是以他的功績來,根本算不得什麼。
至於有人對自己所的功高蓋主、擁兵自重、以防後患,趙眘嗤之以鼻!他趙眘不是昏君,不是那些嫉賢妒能的皇帝,若是所有的人才自己都嫉妒並防備,那大宋幹脆直接投降金國算了。
想要一個國家強大,一個聖明的君主必不可少,但是卻遠遠不夠。
哪怕是秦皇漢武,哪怕是太宗太祖又如何?
哪一個麾下不是精兵強將彙聚?
若是沒有無數能人相助他們,他們豈能開創出自己的一個時代?
所謂的忌憚能臣,那叫做嫉賢妒能。
至少他趙眘,並不忌憚自己的臣子能夠立下更多的功績。
再者,現在的大宋雖然穩定,可是卻四麵強敵,尤其是金國,隨時可能南下。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再有什麼嫉賢妒能的想法,恐怕等不到做什麼,就先亡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