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1.映秀的春天(1 / 3)

第一部分 1.映秀的春天

1

映秀有兩個春天,一個在迎春的枝頭,一個在人們的心坎兒。公元2011年1月31日,兩個春天同時降臨,使這塊土地成為吉祥福地。我有幸與春天一起來到這個地方,看到美麗溫暖的人間景象。我的幸運更在於,是與映秀春天的使者同行。不是手提花籃、裙袂翩翩的豐雋神女,是一些精敏幹練、沉默寡言的男子。他們是東莞援建映秀工作小組的人們。

我們是從都江堰出發。清早來下榻處接我的陳誌標、王霽宇、周運華,是援建工作小組最後的留守者。當然不止他們,還有援建工作小組組長陳林佐,掛職映秀鎮副鎮長傅曉煒等人,他們的車已經在去映秀的路上了。天空陰霾,冷雨淅瀝,到處一片濕漉泥濘,是最擔心出現的天氣。這使我們喜悅的心都暗暗遮了陰影,我們是要趕去參加映秀的壩壩宴,這是露天舉辦的盛會,冷雨和陰霾會大煞風景。

壩壩宴,四川民間一種傳統的慶賀方式,舉凡有家國喜事,便要設之以饗,當其時,大大的圓桌擺放在院壩裏,潔白的桌布,芬芳的鮮花,深碗大盤層層疊疊,裏麵的美味佳肴熱氣騰騰香味撲鼻,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四圍而坐,歡聲笑語,頻頻舉杯。更有削肩蜂腰、健碩靚麗的青年男女在一旁旋裙甩袖,載歌載舞,烘托出格外的熱烈歡騰氣氛。場麵以桌席的多少而論,桌席愈多則場麵愈大。

今天,映秀就用這樣的方式迎接自己生命的春天。

看看映秀什麼樣吧,那裏的天氣常常是不同的。陳誌標說,很了解映秀的口吻。他在那個地方待了已兩年有半,可以使用這樣的口吻了。

翻過山去就知道了。周運華的聲音。他指的是迎麵而來的龍門山脈峰巒。它們橫亙在映秀與都江堰之間。

雖然個個一臉男人的冷毅,可我能看見他們說這些話時內心裏火焰一樣燃著的祈願。

都江堰到映秀,十五公裏的路程,感覺基本就是由三條穿山隧道組成,分別名以紫坪埔,龍子洞,和龍溪。以後一條為長而黑暗,多折轉。汽車自第二條隧道衝出,我們眼前一片白雪飛揚。這裏的雪花似乎格外大,像兒童畫裏的樣子。山、橋、樹都籠在了白紗裏,一片恬淡素淨。如果是平時,乍然麵對這樣的景象,我必忍不住發出歡呼,並且吟哦“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之類詩句以遣興。可是此刻,欣悅是有的,更添的卻是憂,雨成了雪,人們在院壩裏會更加坐不住。

陳誌標說,會有應對措施的。他這是從幾年援建經驗出發,曾經的援建戰役中,沒有困難難倒過他們。我還知道他這是在打氣,給身旁的人,更是給自己。

車裏隨之出現的沉默氣氛跟外麵漫天飛雪的熱鬧恰成對照,使我更加真切地進入同行者們的心情。春秋幾度了,災後重建,辛苦不同尋常!終於盼來了這慶祝勝利的一天,多麼希望天公能夠作美,給一片陽光燦爛。

第三個隧道拋在身後,眼前的山川就是映秀了。雪花兒愈加顯得紛紛揚揚,萬物都在覆裹之中,天地間別樣的清遠潔淨。

我們的車停下來,道路旁美麗的姑娘要獻羌紅和哈達。今天兩樣聖物是合在一起的,鮮豔奪目的羌紅裹在潔白的哈達外麵,互為映襯,獨有一股喜氣。車裏人探出頭去熟絡地打招呼,完全自己人的樣子。說我們就不用了。姑娘不答應,執意要送。我留了意,想聽到有你們的辛勞才有我們的今天之類的話,卻是落空。姑娘不說這些,隻是笑著,堅持著自己的心願。這是沒有人能違拗的一種執著,男子們下車來了。我看見了姑娘往他們脖頸上圍哈達時的眼神,那是血濃於水的妹妹才會有的,在她,他們是一奶同胞的哥哥,是至親。一瞬間,我明白為什麼不能聽見感激的話了,不是大恩不言謝,也不是謝字不足以表達。她是覺得不需要說,說了會顯得生分。妹妹對哥哥的感戴和愛難道是用話語表達的嗎?她隻要這一個輕柔的動作就夠了,她隻要這樣笑笑地,親親地,爽澈清亮地看著他們就夠了。

我一時看得發呆,姑娘是民族裝扮,羌族衣裙在白雪紛飛中尤其顯得鮮燦照眼,她是那麼美麗,使我知道發自內心的幸福快樂是多麼好的裝飾品。她不是唯一的,這一整天裏,我看到的映秀女子個個笑靨如花,宛如仙子,令我驚歎一方水土的神奇。映秀的女兒,你們一直都是這麼生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