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電影就像做菜,由很多道工序構成。如果不按工序來,那做出來的菜味道可能就不對味。電影在籌備期的第一道工序是分解劇本,就是把劇本按場景、外景、演員等基本元素進行拆解,同確認需要的道具、車輛以及攝影設備。
對劇本場景分解後,需要對每一個場景進行更深入的拆解,外景地之間的距離,拍攝時間是白還是黑夜,室內或是外,外景地何時可用;緊接著再考慮演員:哪可以拍片,哪些人需要一起合作,以及鏡頭的長度等。
電影劇本分解完成後,製片組會做出一張總製片表,列出所有製片要素。總製片表會列出每場戲的演員、場景、道具,服裝、車輛,器材等。等電影拍攝的時候,製片組就能根據製片表製定每的詳細拍攝計劃,發通告單。
劇本分解後最重要的工作是堪景,不是寫分鏡頭劇本或者畫故事板。如果先寫分鏡頭劇本,再勘景會是什麼結果呢?你會發現有些地方的機位壓根取不到,有些調度不合理,有些很好拍的場景存在嚴重的噪音問題等等。結果,分鏡頭劇本成為一堆廢紙,隻能從頭再來。
勘景分為初勘和複勘,正常的情況下,初勘的時候導演可以不到現場,隻需要讓副導演或者其他助手根據需要拍一些影像資料回來,導演從中選出合適的景點就行。等到複勘的時候,導演就必須到場。因為導演隻有看了外景才能確定鏡頭的構圖,才能畫出故事板。
導演複勘的時候,攝影師、燈光師、錄音師等相關人員必須到場。攝影師需要根據勘景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機位,並對一些戲的拍攝手法提前進行設計;燈光師要看光位,看附近有沒有電源,能不能把電瓶車開進來,如果沒有電源就得帶發電機,然後根據勘景的情況設計如何布光。美術師需要勘景才能確定該如何布景,需要什麼道具,該怎麼布置道具,在不具備實景拍攝的條件時,要進行人工搭景。錄音師需要要考察周圍的環境有沒有幹擾錄音的嘈雜聲,看空間方不方便支撐吊杆。
《B區號》場景極其簡單大部分場景都在室內,隻有開頭有少部分外景。整部戲最重要的場景就是B區號,就是麥克和高雨彤他們住的這套公寓。
按照許正道對電影場景的構想,這套公寓必須是複式公寓。高雨彤住在二樓,麥克住在一樓。這樣高雨彤尖叫的時候,麥克拿著攝影機往樓上跑,鏡頭就是仰拍,會有很強的壓迫感,能夠增強電影的恐怖氣氛。
為了找到理想的公寓,許正道他們跑了不少地方,看了不少房。有些房各方麵都不錯,也適合拍攝,但房主不願意短租;有些房主倒是同意短租,但報價實在太高,隻能放棄。許正道他們足足跑了一個多星期,最終在羅馬花園租下了一套家具齊全的室廳複式公寓。租期三個月,租金1萬8,押金6千。
光是場地費一項,就花去了總預算的五分之一,許正道有些肉疼。但沒辦法,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媳婦抓不到流氓,為了拍出更好的效果,該花的錢必須花。
不能像原版《B區號》那樣,女主角她老公買了套豪華別墅,但實際上就是普通公寓,裏麵的家具還破破爛爛的,根本不像有錢人的房子。
《B區號》是偽紀錄片,肯定隻能用DV拍攝。DV清晰度比較低,DV拍攝的畫麵非常模糊,根本不適合在電影院放映。不過最近幾年隨著數字技術發展,DV清新度逐年提升,現在最好的DV已經能夠拍出比較清晰的畫麵了。
許正道他們選擇了索尼最新的DR-P50E攝影機,這是目前市場上最頂級的民用攝影機,總像素1萬,配備00萬的高像素和蔡司的高質量鏡頭,無論是靜態還是動態成像都展現出良好的畫質,效果令人滿意,其中動態有效像素能夠達到05萬。
隻是市場上的器材租賃商沒有出租索尼DR-P50E的,而且國內的攝影器材一旦買了就不能退。不可能像《女巫布萊爾》那樣,電影拍完後對店家,你們的DV不好用,我不要了,退給你們。許正道隻能掏1萬1,把索尼DR-P50E抱回家。
除了場地和攝影機之外,租賃其他器材的費用不少。《B區號》夜戲特別多,拍夜戲燈光肯定是少不了的。除此之外,還有收音和其他設備都需要花錢。等到各項器材費用列出來,簡單算了下,一萬多又沒有了。
電影還沒有正式開機,預算就花掉了將近一半。
許正道不得不感歎,拍電影真是個燒錢的活,沒有足夠的資金,根本玩不轉。
這上午,許正道他們在客廳開會,討論演員的問題。
“好了,都不要閑扯了。”許正道拍了拍手,笑著道,“劇組工作開展已經大半個月,各項工作進展都非常順利,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演員的選擇。”
一部電影要想成功,演員至關重要。演員是人物的塑造者,角色將直接和觀眾見麵,其自身形象和演技能力都關乎著電影成敗。一部電影隻要演員選對,那電影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