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童莉婭(2 / 2)

許正道和童莉婭從中戲出來,走進了學校斜對麵的一家名為老唱片的咖啡館。店如其名,這家咖啡館牆上掛滿了各個年代的老唱片,屋裏的裝修也都是懷舊為主。內壁灰牆上貼滿了來到這裏的人們的留言,店主製作的《北平舊事》和《長島的雪》明信片留到店裏免費供人取閱,散落在每一處可以看到的地方。

許正道點了咖啡,又點了些甜點,就跟童莉婭坐著聊。他先講《B區號》,講高雨彤這個角色,然後將話題引到了童莉婭身上,問她的經曆。倒不是他對童莉婭有什麼想法,主要想看看她的經曆有沒有和高雨彤重合的地方。

導演選角往往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比如陳藝謀選角,喜歡用新人。在挑選新人演員的時候,他會根據角色需要,找一批演員來,從中挑出不錯的,然後對剩下的演員反複進行測試,不斷進行驗證,最終挑選出最合適的演員。

許正道選角的方法跟陳藝謀不同,他會跟演員非常仔細地聊,聊演員的出身、經曆、喜好等等。他會把演員講的東西記錄下來,聽到某一段的時候會深入的問下去,去挖掘更多的故事。許正道認為挑選演員最好去挑選那種跟角色有類似經曆的演員,這種演員有生活體驗,能夠很快入戲,將角色完整的呈現出來。

演員演戲跟角色有相似的生活經曆特別重要,比如柳亦菲,讓她演富家大姐,她能演得不錯,因為她本身就是富家大家,有生活體驗,但你如果讓她演山村教師,或者寡婦什麼的,她一定演不好,因為她沒有相應的生活經曆,根本就不知道山村教師或者寡婦是什麼樣的,不知道她們如何話,如何做事。如果她要演山村教師,唯一的辦法就是體驗生活,像山村教師那樣,真正在山村去生活一段時間。

章紫怡是城市長大的女孩,她在《我的父親母親》中演農村女孩,就演得很好。她是怎麼做到的呢?因為沒有農村生活經驗,她直接被陳藝謀扔到鄉下體驗生活。章紫怡那段時間住在老鄉家裏,每和老農一起挖土豆、喂豬、做農活。兩個月後,她跟農村姑娘一樣能夠輕鬆駕馭基本農活,演農村姑娘自然一點問題都沒有。

演員演戲靠什麼?靠的就是生活經曆和體驗。

所以,許正道選演員一定是選跟角色有相似經曆,有生活體驗的演員。

童莉婭在許正道的引導下,開始講自己時候:“我是在西北騎馬長大的,身上有生的豪爽因子。生活中我不是特別溫婉、文靜的女孩子,生活中挺鬧騰的,屬於特別事兒的那種,好管閑事,誰的事都管。時候,我經常和當地農村孩一起玩耍,割麥子、偷玉米、放羊,趴在牛圈邊上等著牛拉幾潑屎,然後用牛糞混了煤渣,搓成煤球冬取暖用,就這樣整在野地裏奔跑,像個男孩子一樣。”

童莉婭也講自己的北漂經曆:“我本來可以留在我們本地歌舞團做舞蹈演員,但我還是想到北平。我放棄了當地舞蹈團的穩定工作,在白紙坊橋的海棠國歌舞團當起了外聘演員。0年夏的時候,非典肆虐,整個城市空蕩蕩的。所有演出取消,好在團裏管吃管住。我和幾個差不多年紀的跳舞的姑娘,大部分時間隻能待在宿舍裏,相互聊解解悶。8月8號是我的生日,那也是我有生以來最為“可憐”的一個生日。口袋裏隻有幾塊錢,我下樓,拿著磁卡給媽媽打電話,媽媽問,生日過得怎麼樣啊?我強忍著眼淚,挺好的……”

在童莉婭的講述過程中,許正道感覺童莉婭的臉和《B區號》女主角高雨彤慢慢重合在一起,他覺得高雨彤這個角色簡直就是為童莉婭準備的,她們身上有很多相似的東西。

許正道相信童莉婭能把高雨彤演好,因為高雨彤的身份是北漂,而童莉婭做過北漂,她能夠感受到人物的內心,更受人物的喜怒哀樂。許正道之前試鏡的那些演員,之所以讓人不滿意,其實就是她們沒有做過北漂,無法真正體會人物的內心。

當然,這隻是許正道的感覺,童莉婭到底能不能演高雨彤,能不能把這個角色演好,還很難,畢竟她才大一,才接受完最基礎的元素訓練,還沒有學如何塑造角色。童莉婭到底能不能演,能不能把高雨彤這個角色演好,還得看試鏡的結果。

聊到快五點,從咖啡館裏出來。許正道看著童莉婭,微笑道:“明上午九點,你到北電來一趟,我們會安排你試戲,看看試戲效果。”

童莉婭展顏一笑,如百花盛開:“好的,我一定準時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