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園舊貨市場位於北平東三環南路潘家園橋西南,市場分為地攤區、古建房區、古典家具區、現代收雪區、石雕石刻區、餐飲服務區等。主營古舊物品、珠寶玉石、工藝品、收藏品、裝飾品,經營者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商戶。
市場內商鋪全年65開市,地攤每周末開市,周末開市日客流量達六、七萬人,其中外賓近萬人。現在的市場形成於199年,是伴隨著民間古玩藝術品交易的興起和活躍逐步發展起來的,現在已成為一個古色古香的傳播民間文化的大型古玩藝術品市場。
許正道走進潘家園,看到眼前的熱鬧景象,不禁嘖嘖稱奇。潘家園跟他想象中的古玩市場完全是兩個世界,簡直就像農村的集市,到處都是有人,其中外國人特別多,白人、黑人都隨處可見,各種語言此起彼伏。
許正道到潘家園到不是淘古董的,他根本不懂古董,要是來淘古董,隻能被別人當成傻子玩。他到潘家園是買《毛選》的,新華書店有《毛選》賣,但隻有前四卷,沒有第五卷。想買完整版的《毛選》,隻能到舊貨市場淘。
許正道找了個路人打聽,才知道舊書市場每周隻開周六周日兩,從早上4點半開市,到下午三四點就收了,性急的攤主十二點就會收,還有些攤是兩人合租,各占半的。他按照路人指點的方向,很快在舊貨市場裏最南端找到了舊書市場。
舊書市場是一個個書攤,擺著的書刊非常雜亂,根本沒有分類。各類二手書,古舊期刊雜誌,古舊漫畫,幾十年前出版的文學名著,國內外紙雜,國畫品,古玩收藏類書籍,藝術類書籍,各類古舊專業書籍,以及各種外文原版書和原版畫冊,應有盡有。
許正道是來買《毛選》的,沒有心思慢慢淘,直接問書攤主人,有沒有全套《毛選》,要五本那種。一連問了好幾個書攤,都沒有找到。最終一個規模頗大書攤主人表示,自己有全套《毛選》。
許正道提醒道:“我要全套,要五本都有的。”
“放心吧,肯定是五本。”老板在書架上翻了翻,很快翻出五本白皮紅字的《毛選》,遞到許望秋手中,“全套《毛選》,你好好看看。”
許正道仔細翻了翻,確實是全套《毛選》,包括書店沒有的第五卷,而且書都比較新。他對此非常滿意,問道:“這一套多少錢?”
老板伸出兩根指頭:“兩百。”
許正道懶得還價,直接掏了兩百塊,遞給老板,將二到五卷放進包裏,手裏拿著第一卷,慢悠悠地往舊書市場外麵走。上了公交車,他找了個位置坐下,翻開手裏的《毛選》慢慢地翻起來。
坐在許正道旁邊的是一位六十多數的老大爺,他見到許正道拿著《毛選》認真閱讀,十分驚奇,忍不住道:“夥子,你是做什麼的,怎麼有興趣看《毛選》啊?”
許正道打量了老人一下,笑嗬嗬地道:“我是做生意的。都商場如戰場,商場競爭是極其殘酷的。很多做生意都在向太祖他老人家取經,像曲正非的中為、史玉柱的腦白金,都是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逐步發展壯大的。我也打算像他們學習。要是我能夠學到太祖他老人家哪怕一成本事,在商場也可以無往不利了。”
老人笑著豎起大拇指:“你是聰明人,相信你生意一定能做得很好。”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許正道白寫劇本,讀《毛選》,晚上跟曲正非學管理。
這夜裏,曲正非給許正道上案例分析課:“魔都張女士80年代後期下海做生意,一年後她幫一個白酒品牌的銷售額從500萬做到了一個億。1994年進入紅酒行業,做銷售代理。張女士公司最巔峰的時候,代理的紅酒品牌銷售額接近4000萬,年利潤400萬。1998年,她認為自己創業的時機到了,於是停掉了所有品牌代理,注冊了一家紅酒工廠。新工廠建設資金預計為400萬。公司組織結構很簡單,最高層是董事會和E,下麵是紅酒廠和三家銷售公司。銷售公司管理銷售業務、銷售人員、人事銷售目標和企業文化等等,她自己負責財務管理。公司定位於國內高端紅酒市場。
1999年初,張女士的酒廠生產出了第一批紅酒,當年利潤達到了400萬。但就這時,張女士遇到了一些她沒有想到的問題,曾經是合作夥伴的朋友開始挖她的牆角,用高薪挖走她的員工,大批中層管理人員跳槽到其他酒廠。同時建廠消耗了大量的資金,迄今在工廠上消耗的資金超過1000萬,遠遠超過當初估計的400萬。除此之外,以前她能夠很容易從一家國企借到資金,比銀行方便多了,但現在由於政策問題,這家企業突然撤資,45內從她的賬戶撤走資金00元。現在外麵已經有風言風語,她的公司沒錢,供應商開始對他喪失信心,可能要求提前付款,超市回款又要推遲兩個月,銀行貸款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