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加拿大前,許正道十分裝逼的在北電金字塔論壇發了個帖子“第一次帶電影出國參賽,怎麼樣才能裝成經常出國的樣子”。帖子的回複很多,都是些奇葩招數,什麼“去淘寶買個戳,把護照蓋滿”、什麼“對空姐,可不可以借胸部一觀”之類的。
這些招數許正道當然不敢用,上飛機之後,他老老實實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將《毛選》拿出來慢慢翻。看了一會兒書,他感覺眼睛有些累,就跟旁邊的大叔聊了起來。
大叔四十多歲,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樣。他告訴許正道,他以前在國內搞藥品銷售賺了些錢,就把兒子送到加拿大讀書,為了照顧兒子,他也移民到了加拿大,不過他在國內的生意沒有斷,經常得兩頭跑。聊了一會兒,他開始講加拿大有多好,空氣好、治安好,總之什麼都好;然後開始貶國內,國內空氣差,食品不安全等等,反正沒什麼優點。
在聽到許正道是電影導演,是帶著電影到蒙特利爾參賽後,大叔以過來人的身份道:“美國是世界電影的中心,搞電影應該出國。在國內搞電影不會有出息的,你看陳藝謀削減了腦袋都拿不到奧斯卡,再看人家李鞍,輕鬆就拿到奧斯卡了。”
許正道淡淡一笑:“李鞍貫通中西,能拿到奧斯卡,確實很厲害。不過在我眼中他比不上陳藝謀、王佳衛、侯孝賢這些根植本土的導演,甚至比不上年輕一輩的賈樟柯。藝術是極端的,也是極致的,貫通中西白了就是兩頭不靠,對藝術來並不是好事。我文化的根在這裏,在花旗國拍不出我想要的電影。”
大叔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你呀,還是太年輕了。”
許正道笑了笑,不再多。這種喜歡把國外吹上,喜歡把海棠國貶到塵埃裏的中年人,他見過不少。現在很多人喜歡年輕人崇洋媚外,其實年輕人情況算好的,最崇洋的是60,70後中的部分人。因為他們年輕的時候國門剛剛打開,很多人都被國外的發達震驚了,形成了盲目地崇洋媚外的特點。
其他係統許正道不敢妄下結論,電影係統絕對是如此。八十年代國內當紅的女明星,陳衝、張瑜、龔雪、斯琴高娃等人都移民國外,成了外國演員。《西遊記》、《紅樓夢》劇組以美女多而聞名,而這兩部戲的女演員有將近一半選擇了移民。
現在影視圈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內地一線演員到港台影視作品中往往隻能演配角;而港台隨便一個三線明星到內地都能當主角。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因為投資人往往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年輕的時候正是港台影視劇橫掃下的時候,他們認識這些港台明星。盡管這些港台明星早已過氣,沒有任何號召力,但在他們眼中依然高大上。看到這些香江明星,他們就覺得陣容牛逼,願意打開荷包掏銀子。最後的結果往往是過氣香江明星賺得盆滿缽滿,投資人虧得褲子都沒了。
不過這種現象應該不會持續太久,畢竟年輕觀眾對港片、港台明星沒什麼情懷,除了程龍、周星池等少數幾個外,對其他港台明星都不怎麼買賬。
重用香江演員的電影一虧再虧,到最後肯定沒人願意投資。
經過十多個時的轉機和飛機,飛機終於降落在了蒙特利爾特魯多國際機場。
現在是蒙特利爾中午,許正道從機艙裏出來,便撞了滿頭的陽光。他抬眼看了看,蔚藍的幕,纖塵不染,上麵很隨意絮絮塗抹著幾筆白色的雲朵,就像一幅濃烈的水彩畫。
許正道輕輕呼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蒙特利爾奇,我來了!希望我離開的時候,每個兜裏都塞滿了錢,滿載而歸!”
蒙特利爾又稱滿地可,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南部聖勞倫斯河中的蒙特利爾島及周邊島上,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經濟中心和主要港口,也是該省麵積最大的城市。
蒙特利爾人口約410萬,麵積459平方千米,是加拿大麵積第二大城市,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004年,蒙特利爾生產總值達到了179億美元,這主要是得益於蒙特利爾發達的航空、金融、設計和電影等行業。
加拿大電影產業相當發達,是美國電影產業的“後花園”。有相當大一部分好萊塢電影、電視,特別是奇幻題材的影視作品,都是在溫哥華或者多倫多拍攝完成的。溫哥華是世界上僅次於好萊塢和紐約的第三大影視基地。
蒙特利爾是加拿大法語電影的製作中心,每年這裏會舉辦四個電影節,其中最有名的是蒙特利爾國際電影卡,這是A類電影節,然後就是蒙特利爾奇幻電影節。除此之外,還有將當年柏林係、戛納係以及威尼斯係的諸多獲獎片拿來進行集中展映的蒙特利爾新電影節,以及集中展映法語影片的法語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