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生意相當好,必須要提前預定才會有位置。我知道你要來,想讓你感受點不同的東西,就提前訂好了位置。”
“生意竟然這麼好啊?”
“年輕人喜歡刺激,喜歡這些能帶來刺激的東西。現在鬼屋在加拿大和美國已經成為非常龐大的產業,有上千家鬼屋。國內現在也開始流行這些了,年輕人也開始過萬聖節了,我相信這種餐廳,還有鬼屋肯定會大規模興起的。”
吃過晚飯,許正道他們又逛了一會兒,才回到家中。他們坐在書桌前商量,要如何宣傳,才能提高《B區號》的關注度,進而更好地賣出版權。
蔣星講他的想法:“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宣傳,能做的就兩點,一個是張貼海報,在電影上前三四,我會找一些朋友,幫我們到處張貼海報;第二個就是利用網絡作宣傳,我們把資料提交給IDB,在IDB上建立《B區號》的頁麵,然後就是到華人社區和影迷論壇進行宣傳。”
這些許正道一直在思考在電影節如何宣傳,《女巫布萊爾》的炒作手法給了他靈感,讓他想到了一個主意:“我們能不能找點托兒進行炒作?”
蔣星一怔:“片商基本上都是老手,找托兒沒用的。”
許正道將自己的主意和盤托出:“我是這麼想的,我們的電影是恐怖片,而恐怖片最有服力的是什麼?是把人嚇到。前幾年東瀛的《午夜凶鈴》雖然沒有在國內上映,但幾乎人人都知道,當時有一個傳言,這部電影太恐怖了,在東瀛嚇死人了。如果我們能炮製出這類似的新聞,那我們的電影是不是就能引發關注呢?”
蔣星覺得許正道的想法沒有可操作性:“我們的電影七後就會上映。這麼短的時間內不可能在網上搞出聲勢來的,我們又是華語片,感興趣的不是很多。至於通過新聞,那就更不可能了。除非真的有人被嚇死,不然媒體才不會報道呢。”
許正道微微一笑:“嚇死人的新聞確實沒法炮製,但把人嚇癱瘓、嚇出問題的新聞,完全有可能炮製出來的。我們隻要找兩個人扮成觀眾,到電影院看《B區號》,看到恐怖情節的時候,假裝被嚇出問題了,到時候我們可以炒作一番,引起觀眾和片商的注意。”
蔣星眼前一亮:“這個想法不錯,可以試試!”
與此同時,劉德樺和《童夢奇緣》的導演、製片人走出機場,上了一輛豪車。
香江電影到北美展映,投資和製作比較精良的電影,往往是參加多倫多電影節;到加拿大奇幻電影節的往往都是中成本的電影。《童夢奇緣》本來也打算去多倫多的,但他們受到電影節邀請,是讓《童夢奇緣》作為開幕影片,他們便帶著電影來到了蒙特利爾。
加拿大奇幻電影節資金有限,一般劇組都隻安排住普通酒店。劉德樺他們是特別邀請的,電影節組委會給了他們最高禮遇,安排他們住豪華酒店。
在酒店入駐之後,劉德樺打開電影節的官方宣傳手冊,看有哪些香江電影參加展映。他的目光順著展映電影的名字慢慢往下移。
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名字闖入劉德樺的眼簾:“咦,《B區號》?難道是新星導那部內地電影?不可能吧,才三四個月的時候,難道他們就把把電影拍出來,還送到加拿大奇幻電影節來了?”
劉德樺趕忙去看翻到《B區號》的介紹,裏麵有導演和電影的相信介紹。導演是許正道沒錯,就讀於北平電影學院導演係。再看電影的內容簡介,跟他當初看到的完全一樣,就是一對年輕男女發現房間裏有鬼,就在房間裏安裝攝影機拍攝,引發的一係列故事。
看完介紹,劉德樺有些愣神,真是當初被自己拒絕的那部電影,現在不但把電影拍出來了,還入圍加拿大奇幻電影節來了。他對加拿大奇幻電影節比較了解,知道以前都是展映,沒有競賽單元,但最近幾年隨著電影節知名度逐漸擴大,影片挑選餘地越來越多,也開始搞競賽單元。能夠入圍競賽單元的電影,質量肯定不錯。
劉德樺看了看《B區號》的海報,海報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淡藍色的畫麵中,麥克正對鏡頭,雙眼瞪大,閃著驚恐的光;下半部分,黑白色的監控畫麵中,高雨桐坐在床邊,木然地看著攝像機鏡頭。海報非常簡單,但透著一股不出來的詭異感,讓人不寒而栗。
劉德樺隱隱有一種感覺《B區號》很可能在蒙特利爾一鳴驚人,一飛衝。他想起當初和於國偉討論這部電影的情形,微微歎了口氣:“當時我應該堅持的,應該這部電影和《大鑽石》都選!可惜我沒有堅持!就這麼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