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區32號》是一部單純的恐怖片,就是為了嚇人而拍的。沒有太多的內涵,也沒有什麼深度思想。不過香江電影本來就以商業為核心,香江影評人對商業片不像內地影評人那麼苛刻。參加首映禮的香江媒體對《B區32號》的評價,幾乎是一邊倒的好評。
香江著名影評人列孚對《B區32號》大唱讚歌:“黑澤明秘書熊田將彥,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天黑澤明告訴他,有一天有人送來了一部中國電影的錄像帶,叫熊田一起看。當時他對這部叫《秋菊打官司》的電影一無所知。電影開場沒幾分鍾,展現女主角家裏的場景,黑澤明就說,這個導演很厲害。熊田說,電影才剛剛開始,你怎麼能看出他的功力?黑澤明說,你看他的鏡頭下每個角落都有精心的安排。
黑澤明的話用在《B區32號》上也非常合適,電影看似粗糙,實際上每一個鏡頭都是精心設計過的。在《女巫布萊爾》掀起偽紀錄片熱潮後,全球範圍內湧現了一大片偽紀錄片。《B區32號》看上去跟其他偽紀錄片沒什麼區別,粗糙的畫麵,抖動的鏡頭。如果仔分析這些鏡頭,你會發現《B區32號》跟其他偽紀錄片有個很大的不同。它的每一個鏡頭都是精心設計過的,有非常精準的調度,有極為高明的內部蒙太奇。
《B區32號》最後的一個鏡頭被加拿大觀眾譽為有史以來最恐怖的鏡頭,我們簡單分析這個鏡頭最後的一小段。開始麥克和高雨桐都在鏡頭外,這時候是空鏡頭,緊接著,麥克被扔進鏡頭中,就變成了全景鏡頭。隨後高雨桐走進鏡頭,向著攝影機走來。景別就從全景逐漸變成高雨桐的特寫鏡頭。最後高雨桐突然向前走一步,景別變成了大特寫。這是非常高明的內部蒙太奇,通過人物的運動改變景別,從而達到剪輯的效果。
《B區32號》是許正道第一部電影,但他的導演手法上卻極為成熟,簡直讓人很難相信他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我相信薑誌強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那麼看重許正道,不但投資了他的新片,還找周星池、吳孟達客串他的電影。我不敢說許正道是天才,但我們有理由相信,許正道一定會帶給華語電影更多的驚喜。”
香江著名編劇兼影評人文俊如此評價《B區32號》:“這是一部大巧不工,大巧若拙的電影,說《B區32號》是海棠國版的《女巫布萊爾》簡直是對這部電影的侮辱。《女巫布萊爾》導演手法極為青澀,而《B區32號》的導演手法卻極為成為,水準相當高。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在猜是這到底是紀錄片還是故事片,真的非常厲害。”
也有影評人試圖挖掘電影的內涵:“《B區32號》不是一部單純的恐怖片,電影想要表達的絕對不止是表麵的這些驚悚的畫麵與感官的刺激,鬼魂是噱頭,本質上是對欲望的思考,是對人性陰暗麵的發掘。”
在《B區32號》上映前,安樂的宣傳人員就已經開始在網絡上造勢,有史以來最恐怖的恐怖片的名頭,以及《B區32號》在加拿大將多名觀眾嚇到住院的消息已經在網上廣為流傳,無數喜歡恐怖片,無數想要尋找刺激的觀眾對《B區32號》是翹首以待。
現在看到媒體好評如潮,很多本來就對《B區32號》是翹首以待的觀眾,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紛紛往電影院裏湧,想要一探究竟。
對任何一部電影來說,觀眾期待值過高都不是好事。隻要電影達不到觀眾的期待值,那他們就會失望,甚至會覺得被騙。香江觀眾對《B區32號》的期望值極高,是抱著看史上最恐怖的恐怖片的心態走進電影院的,都想知道電影是不是真的有那麼恐怖。
如果《B區32號》不夠恐怖,那觀眾就會覺得自己被騙,肯定惡評如潮。
《B區32號》沒有讓香江觀眾失望,除了開頭十多分鍾稍顯沉悶外,電影全程高能,現場尖叫聲不斷。放映過程中許多女觀眾嚇得緊閉雙眼,緊緊抱著身邊的男友。
當電影走向尾聲,當高雨桐對著鏡頭露出詭異笑容,然後猛然向走了一步,現場觀眾都感覺惡鬼正向自己衝來,渾身汗毛都豎了起來。現場響起了震耳欲聾的尖叫聲,很多觀眾都被嚇得快崩潰,甚至女觀眾直接被嚇哭了。
從電影院出來,幾乎所有觀眾都是相同的看法,《B區32號》不能說是最恐怖的恐怖片,但絕對是自己看過最恐怖的恐怖片之一。他們很快將自己的觀影感受分享給熟人,分享給朋友,還有不少人將觀影感受發到了網絡上,而他們給出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好評。
恐怖片的受眾主要是年輕人,他們喜歡刺激,也迷戀這種感覺,而年輕人這個群體又是網絡用戶的核心群體。相較於媒體的評價,他們更相信網友的評價。如果網絡上,大家都說電影非常好看,那他們就會興趣大增,進電影院一探究竟。現在,《B區32號》的好評在網絡上大量出現,讓他們相信《B區32號》的名頭不是吹出來的,便紛紛湧進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