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民被《洛杉磯時報》稱為“中國的羅傑-伊伯特”;國內媒體稱他為“大陸第一影評人”;他在網易論壇和時光網都開有專門的論壇“周黎民留言版”,在這兩個地方都聚集著大批電影愛好者,很多喜歡電影的影迷都尊稱他為“周老大”。
到場媒體記者也頗多,畢竟電影點映就是為了宣傳,要是沒有媒體到場,誰幫你在報紙上寫稿啊。
除此之外,還有徐婧蕾、黃曉民等在友多多注冊有賬號的明星。許正道希望通過他們的影響力讓更多的觀眾知道這部電影,讓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
跟所有點映場一樣,在電影放映前許正道帶著主演徐幀、王保強、沙溢上台跟現場觀眾見麵,講自己的創造動機,以及電影拍攝過程中的趣事。
不久之後,放映廳燈光熄滅,電影正式開始放映。
前些日子《B區32號》轟動香江,引起了周黎民的好奇。他從網上下載,並觀看了這部電影。他的看法是《B區32號》拍得很好,但電影能獲得如此成功,主要還是攝影機拍到鬼這個創意,以及薑誌強的宣傳。
創意這東西往往難以尋覓,你拿出來了一個牛逼的點子,但往往很難拿出第二個牛逼的點子。很多導演處/1女作驚才絕豔,但後麵就變得平庸了。原因就在於,再也拿不出同樣優秀的創意來。
比如《女巫布萊爾》導演在《女巫布萊爾》震驚世界後,再也沒有拿出像樣的作品來。再比如1994年《暴雨將至》在威尼斯電影節,拿到了金獅獎,這部電影也被譽為影史上最偉大的/1作之一;但在《暴雨將至》後,曼徹夫斯基再也沒有拿出像樣的作品來。
《B區32號》是一部靠創意取勝的電影,在《B區32號》之後,許正道會不會像曼徹夫斯基他們那樣,從此變得平庸了呢?周黎民有些擔心。
沒看幾分鍾,周黎民感覺自己的擔心變成了現實。《煎餅俠》拍得極其平庸,甚至用平庸來形容都有些過譽,整部電影拍得糟糕至極,各種穿幫和低級失誤不斷,簡直連北電大一學生的水平都不如。如果不是受邀觀看電影,必須給麵子的話,他恐怕已經奪門而出了。
周黎民實在想不明白,《B區32號》雖然是偽紀錄片,但視聽語言還是相當出色,甚至是相當老練的,怎麼《煎餅俠》會變得連學生習作的水平都不如呢?
好在到了三十多分鍾後,電影來了個大轉折。原來前麵三十多分鍾不是許正道拍攝的,而是一個叫大鵬的導演拍攝的電影。電影後麵的內容就是展現前麵的爛片是怎麼拍出來的,為什麼會拍得這麼爛。從這時候開始,電影逐漸變成了喜劇,變得笑料百出,現場觀眾也笑聲不斷。
與很多惡搞式喜劇片不同,《煎餅俠》有非常動人的內核。在電影最後,當這個內核揭開的時候,前麵所有的荒誕、所有不為人理解的東西都得到了解釋。周黎民也被故事傳遞出來的真摯情感深深打動,忍不住擦了擦有些濕潤的眼睛。
電影結束了,周黎民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望著電影字幕發呆。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電影,也從來沒見過哪個導演這麼拍電影的,簡直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就在這時,身邊突然傳來一個聲音:“老周,你覺得怎麼樣?”
周黎民轉頭一看,是影評人顧小北,認真想了想,非常肯定地點頭:“我不知道該怎麼說,電影結構非常獨特,有點像洪尚秀的《劇場前》,但又完全不一樣,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有電影這麼拍,你見過這樣的電影嗎?”
顧小北苦笑著搖頭:“我也沒見過。我覺得這部電影會創造曆史,會開創一種全新的電影結構。”他想了想,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我不知道該怎麼稱呼這種結構,但它跟其他電影都不同,真的非常獨特。前麵三分之一是呈現,後麵三分之二是對前麵的解析。”
周黎民微微點頭:“這種模式非常獨特,如果要命名的話,我覺得可以叫揭秘型結構。前麵三分之一是謎麵,後麵三分之二是揭秘,告訴你前麵三分之一為什麼會這樣。我估計將來會有不少人學這種結構,這片子真的挺有意思。”
就在這時,現場響起了如潮的掌聲和歡呼聲。周黎民和顧小北搖頭向前方看去,隻見許正道帶著電影主演徐幀、王保強和沙溢走上了舞台。徐幀他們在電影中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觀眾看到他們走上舞台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周黎民也站了起來,跟隨著現場的觀眾鼓動著自己的雙手。他看著站在舞台中央,笑容燦爛的許正道,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許正道非但沒有變得平庸,還拿出了更為牛逼的創意。
這家夥是天才啊,海棠國好久沒有出現這種靈氣四射,充滿創造力的導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