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記 1
1.1996年,新加坡三水會館資助十多名“紅頭巾”回到三水市,當時,這批“紅頭巾”受到了縣政府的熱情接待,“紅頭巾”們了卻了多年來思念故鄉、懷念親人的心願。(但那一年,我的三姑媽蔡桂梅已經去世了,她到死時,仍是單身。得知她垂危,我奶奶惦念她一生孤獨,特地將我大伯父的三兒子,即我的堂哥明康過繼給她當兒子,替她披麻戴孝。)
2.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就再也沒有三水婦女南下謀生,之前的“紅頭巾”或留在新加坡,或陸續回家鄉。其中回家鄉的“紅頭巾”,若無兒女,則可免費入住敬老院,年邁的“紅頭巾”三水婆能安心養老。
3.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城市重建局(政府機構)為表揚“紅頭巾”在城市重建過程中的巨大功績,特別在該局大廈門外雕塑三尊紅頭巾石像。
4.1986年5月,新加坡廣播電視局推出二十六集連續劇《紅頭巾》,使“紅頭巾”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5.2002年,新加坡國家郵政局特別出版紀念“紅頭巾”的郵票。在國慶慶典和華人新年“妝藝”遊行隊伍中,常常可以見到“紅頭巾”的身影。與此同時,學校課本及各類報章與期刊也對“紅頭巾”進行相應的報道,引導教育學生與社會公眾認識、學習“紅頭巾”的精神。現在依然健在的“紅頭巾”已為數不多,其生活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