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雲盡月華涼,疏影橫斜星鬥寒。
臨近子時,這場提心吊膽的盛宴,總算是落下了帷幕。各位官員懸著的心也跟著暫緩幾分。
目前朝中的局勢,已在不經意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雖然陛下的態度不甚明朗,卻有人能隱隱地察覺到,太子並不是在孤軍奮戰。
關於此次宴會,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表麵上是太子設宴為宰相祝壽,實際上卻是在鄭重的警告楊國忠:他李亨要出手了!
這場宮宴,楊國忠可謂是出盡了風頭,可他卻也得罪了一個人——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摯友哥舒翰。
當宴會宣布結束後,楊國忠並未打道回府,而是迫不及待地去求見哥舒翰。
然而,哥舒翰一早便料到他會前來,故而閉門不見。隻有府上的門者與之寒暄。
楊國忠與哥舒翰素來交好,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此刻,他真的是慌不擇路了。
太子此番設宴,幾乎是向整個朝堂發出了請柬,卻故意不邀請哥舒翰,其險惡之用心,著實可見一斑。
此次宮宴,便如同一麵照妖鏡。不論是六部官員,還是內宮令官,都露出了其醜惡的麵目。
李亨已見朝堂無望,隻能將寄托的目光投向軍中。棄車保帥,這是他無奈之下所做出的決策。
曾在天寶五年,李亨便與哥舒翰有過短暫的交集。隻是在那個時候,哥舒翰還不出名,他隻是王忠嗣麾下的一名牙將。
猶記得當時,兩人一見如故,聊得都是家國天下。也是從那一刻起,李亨便有了投身軍營的衝動。
而當下,哥舒翰雖然病廢在家,但他在軍中的威望如常。他俠義重諾,治軍有方,麾下更是將才濟濟。
適才聽聞高適之言,哥舒翰想出一口惡氣。李亨也知道哥舒翰與安思順有過節。
雖說這安思順未曾參與過叛亂,但是他那賊眉鼠眼的長相,別說是哥舒翰不待見,就是李亨也覺得此人必生反骨。
為了打擊安祿山,哥舒翰決定采取行動。首先找人偽造一封書信,以安祿山的名義寫給安思順。
然後在潼關城門口處,假裝抓住了那送信之人。由此,使得安思順背上無法辯解的黑鍋。
盡管李亨於心不忍,但是比起高仙芝與封常清,安思順這個替死鬼非做不可。如果可以的話,他最希望死得那個人是楊國忠!
隨後,安思順和弟弟安元貞都被聖上處死,家人則被流放到了嶺南荒蕪之地。
而這邊,邊令誠到了潼關之後,先是把封常清叫來,向他宣示了聖上的敕書。
隻聽得封常清說道:“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汙國家旌麾,受戮賊手,討逆無效,死乃甘心。“
當初,在封常清一路兵敗之時,便想著攜待罪表文奔赴朝廷,奏請唐皇降罪於他。
可是,他方才行至渭南,便收到了朝廷的命令。唐皇隻是削去了他的官爵,讓他以白衣之名戴罪立功,繼而從旁協助高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