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都城,洛陽。
在翌日的接風宴上,安慶緒幾乎全程不在狀態。他一手象征性的把盞舉杯,另一手則撫在身側的棺木上。
這韋妃的故去,已經令他變得有所偏執。在一夕之間,喜事秒變喪事。這樣的結局,任是誰也無法接受。
安慶緒在憎恨史思明的同時,也將一切的矛頭指向了俞妃。在他抬眸之際,卻迎上一道炯炯的目光。
那人倒是一臉的平靜,但更多的是不屑一顧。隻見他既不動筷也不提盞,隻是靜靜地望著那口棺木。
對於安慶緒當前的遭遇,安祿山倒是極為同情。他一度糾結於太子的人選,卻始終未曾更改遺詔上的名字。
他逐漸地放權給安慶緒,還著令其籌備此次宴會,這便已是極大的信任與恩寵。
皇後段氏似乎察覺到了端倪,便極力地吹著耳旁風。她聯合阿史那承慶進行遊說,更是示意安慶恩伺機而動。
自陛下眼疾複發以來,她倒是極具話語權。隻是聖心難測,也不見得時時順遂。
可是要對付安慶緒,她必須得設法除掉俞妃,方能以絕後患。雖然此人不善言辭,但在關鍵時刻,尚可語出驚人。
當日在殿上,麵對安慶緒所提出的要求,安祿山並未給予正麵回應,隻是賞賜了他一副楠木棺材。
現下大燕正值開國之年,也正是急需將才開拓之時,豈能為了一個女人,從而折損一員大將。
安祿山單手搖著酒盞,心下一陣嘀咕,他與史思明相交已有多年,對其詭詐的性情自是了然於心。
連同自己都不是他的對手,更何況是少不更事的安慶緒。這憑感情用事者,注定會是一個失敗的君王。
段氏抬眼掃過一眾賓客,眼神終是落在了阿史那承慶身上。而對方卻回了她一個詭異的笑容。
她也稍作遲疑,試著調整臉部的神色。這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還是得從長計議!
“我要得是名正言順,而不是互相利用!”
段氏腦中回想著那句話,便不由得一陣心悸。阿史那承慶的意思很明顯,他已不想再做自己的附庸!
她與阿史那承慶舊情複燃,無非是為了安慶恩。隻是自己的一片苦心,終究還是得不到他的認可。
這一直以來,段氏總是以愛的名義,掌控著安慶恩的人生。縱然他甚為痛苦,卻又無力改變現狀。
他內心極為壓抑,心中總是存有一念愧疚。隻要母後一開口,便已然形成了魔咒,甚至有種令人窒息的感覺。
安慶恩臉部的神情相對複雜,他倒是寧願與敵人把酒言歡,也不屑於去爭奪什麼太子之位。
那兩人之間的神色互動,安慶恩自然都看在眼裏,眸底不禁劃過一絲鄙夷!
這突厥王室的血統,著實要比胡人的名號來得高貴。就算是他終日無所事事,也同樣會受到大燕國皇帝的重用。
安慶恩環視一周後,也將目光鎖定在了那棺木之上。他刻意地疏遠阿史那承慶,便是為了逃避自己的另一個身份。
安祿山舉辦這場酒宴,美其名曰為將士們接風洗塵。實際上也就是做做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