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 陪孩子步入夢鄉 4.我們這樣講睡前故事
◎開燈拿著書講 vs關燈娓娓道來
你是怎麼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呢?拿起一本故事書,坐在寶貝的床前,或是跟寶貝並肩倚在床頭,一邊給寶貝念故事,一邊指指點點,教寶貝認字或是看故事書裏的繪圖。你想,孩子一邊聽故事,一邊看圖畫、認字,這真是一舉多得。可是,你會不會也有這樣的苦惱呢?寶貝經常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時候還會來搶書;講完故事後也不容易入睡,經常越聽越興奮……
你有沒有試過關上燈,或隻點一盞小台燈,把你熟識於心的故事講給孩子聽?相信那樣孩子會聽得更入神,也更容易進入夢鄉。有的媽媽貪
心地想讓孩子既記住故事,又記住文字,並能從畫麵中加強記憶,但對即將入睡的孩子來說,這樣的信息量太大了,也不利於孩子對故事內容的吸收。
前邊說過——文字是死的,如果文字不能在孩子的腦海中喚起相應的畫麵,對孩子來說隻是一堆亂碼。而相比視覺刺激,聽覺刺激更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聽故事時,孩子的大腦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思考狀態。如果媽媽在幽暗的環境中講故事,孩子會根據媽媽說的每一句話,結合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和體驗,在腦海中完成一幅屬於自己的畫麵,這其實比識字或被一幅別人創作的圖畫束縛住更重要、更有意義。這種“內心圖景”對於兒童心靈和智力的發展至關重要,僅僅淺表地看了圖、識了字,而沒有形成內心圖景,孩子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蕪,他難以發展自我意識,難以建立獨立的思維和判斷。
◎每天講N個 vs隻講一個
講睡前故事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卻讓有些媽媽搞複雜了。比如好多媽媽就把睡前故事列入孩子的閱讀計劃,認為孩子讀書越多越好,聽故事當然也是聽得越多越好。在許多家庭,每天晚上給孩子講2~3個故事甚至更多是很正常的事。
媽媽可能會有體會,故事講多了,孩子反而不容易滿足。其實如果媽媽講的故事沒有進入孩子的心靈,孩子會表現得比較浮躁,永遠期待有新故事。但這麼多故事,對孩子真正的影響是很小的。孩子不斷地想聽新故事,隻是為了尋求新鮮的刺激,這些刺激對於孩子來說,是嘈雜的,不被利用的。
媽媽們可能會發現,本來計劃講一兩個故事,孩子就睡覺了。沒想到孩子越聽越興奮,沒完沒了地要求:“再講一個!再講一個!”成年人講得口幹舌燥,孩子卻毫無睡意,媽媽不禁有些煩躁。的確,睡前故事應該輔助孩子安然入睡,讓他們把故事帶入夢鄉,大腦和心靈在夢裏進行下一步的工作。所以,講什麼、怎麼講,就是很有講究的了。輔助孩子入睡的最佳手段就是重複性故事。
想想看,當我們喜歡一本書時,也不是隻看一次,而是反複地讀,越讀越有感覺、越有味道,成人尚且如此,何況是孩子。所以,給孩子講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要多注意重複,一個故事起碼要重複5~6遍,甚至可以一周都講一個故事。重複的頻率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做出相應調整,越小的孩子重複率應該越高。
媽媽在講述重複性故事的時候,孩子馬上就能預見下一個情節是什麼,大人可能覺得無聊,但對孩子來講是建立安全感的很好途徑。成長中的孩子呼吸和心跳是不穩定的,有規律的生活、重複性的講述,可以增進孩子呼吸與心跳的和諧,而隻有當孩子調整好呼吸和心跳時,才能進行理性思考。不認真打好這個基礎,而是急於求成地給孩子塞一堆他不需要也不能消化的符號和知識,會造成他心智的紊亂。
下麵這些睡前故事,都是原創的,有我自己編的,有我先生編的,也有其他媽媽爸爸編的,其他作者的作品都有署名。我在旁邊加了一些簡短文字,作為“貼士”,為的是幫助大家理解編故事的出發點、過程、得到的效果和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項。也有一些“貼士”是故事的其他作者加的,我們在貼士的前麵會注明。
我們這裏就開始給孩子們講睡前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