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從發現聯係到抒情結束(2 / 2)

修辭是詩歌必需的建築材料,但一不留神它們就可能成為詩的

障礙和雜蕪。詩應該像玉,麵色通透,一敲發出清潤的聲音,而石

頭恰恰是頑石不靈,缺乏這樣生命的氣息。抒情性就是一首詩的

靈秀所在,就是敲擊玉才會發出來的聲音,好比海豚音難以模

仿。好詩讓人難忘,與好玉無價同質,都會被人們追捧、珍藏。

抒情是詩歌的翹楚,也是詩歌藝術的絕對特色。從古到今的

好詩,詩歌的抒情都避免直露,抒情方式一直有

“明修棧道,暗渡

陳倉”的軌跡。詩的“藏”與“露”,是詩的哲學和辯證法。先藏後

露,是詩一貫的

“伎倆”。藏是為露的折騰,最終都是要“抒”出來。

就是把讀者從常態領到一個新的曼妙之地,把同化的感覺再度

生華,升華到獨特的欣賞品位。

詩隻有完成抒情才可以結束,強調詩歌不能停止在敘述、描

寫等層麵上,而應呈現出詩人內心私密性的物質給讀者,通俗的

原則應該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果詩人內心沒有這樣的珍貴的東西,那麼就把手從身體

內掏出來,不要再故作莫測高深,裝魔術師的樣子。詩到抒情結

束,是將詩人的愉悅送至一個高潮,實現與繆斯女神的擁抱。詩

歌的精細,可以把埃菲爾鐵塔的塔尖拿到眼前讓讀者細瞧,使讀

者會驚詫這樣的魔法和可能性。在質疑之中眼光和塔尖一起飛

升。在詩歌的創作過程中,一切都有可能發生,具備豐富想象力

的詩歌沒有什麼不可能。

我們生活在這個可以依據自己意願表達的時代,為抒情的

詩歌寫作和江河一樣,如何繼續下去,提升起來,才是新的課題。

成功的詩人們都會認知到,一首詩的創作是從若幹發現開始的。

組群似的發現和運用,是智慧的抵達。但無論聯係到多遠,都要

到抒情結束,這是好詩美妙的旅行。

為抒情寫作的時刻已經到來了!抒情

——詩的本源的美,

—其

本質應該是生活和人性的光輝。

2003年

4月

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