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實沒有如果。
末日前張浩剛好有擴展生意項目的打算,於是跑來哥倫比亞考察種植園。
帶上老婆女兒,是想順便休個假旅遊。
結果考察才開始幾,就遇上了末日降臨。
倒黴的是當時一家人在鄉下的咖啡豆種植園,山區公路滑坡,足足在裏麵困了半個月才出來。
那時哥倫比亞的基礎秩序已經開始亂了。
買不到飛機票,開車回去怕被人半路搶劫殺人。
便宜的酒店無法保證安全,能保證安全的又貴得離譜,根本住不了幾。
無奈之下,張浩隻能在波哥大相對安全的區域租了一棟民房,作為一家人的居所。
在中南美洲遇見這種情況很正常,他也不是第一次遇見,隻等局勢穩定一點,或訂到機票再走。
可惜這一次不是普通的混亂,而是末日。
後來隨著局勢越來越混亂,一家人離開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好在張浩不算窮,而且有腦子。
察覺局勢可能不會在短時間內好轉,他花錢囤積了不少生活物資,加固租住樓,還搞來了兩把手槍。
有這些針對性的準備工作,加上生意人的精明謹慎,張浩讓自己一家人在波哥大平安地度過了半年時光。
如果不是太倒黴,碰巧被這夥匪徒盯上摸家,他覺得自己還能再咬牙堅持幾個月。
今發生的事並不是偶爾,而是必然。
波哥大可不是巴拿馬,亞裔麵孔並不多見,相當顯眼。
沒有足夠的自保之力,他這一家子遲早變成別人的獵物。
所以個人武力很重要。
可張浩沒覺醒,成為那種擁有特殊能力的人。
而普通人想半年內以一敵十,還是在要啥沒啥的混亂他鄉,無異癡人夢。
但林克的出現,讓他有了一些想法。
哪怕機率很,但總要試試。
作為一個還算合格的生意人,張浩知道臉皮這種東西應該是量子態——需要時比什麼都重要,但該舍棄絕不要猶豫。
機會雖,也該一搏,因為他這一家人已經無路可退了。
所以,他對林克的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會穿插上一兩句自己的分析。
不過這種分析不多,隻有傻子新人才會在一開始對陌生人大肆表現。
多了隻會幹擾林克聽取情報,還會讓人有“你在教我做事”的感覺——尤其是對國人來,就是如此。
適當展示下自己的水平,才是聰明的做法。
林克對張浩的感覺確實不錯。
這個人不是大富豪,卻因為生意走南闖北,腦子不笨,見識不錯。
幾個月的危險生活,他始終在盡可能地打聽情況。
局勢好轉可以立刻離開,局勢變壞也能及時應對,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之所以落到如今的地步,純粹是倒黴,在不合適的時間地點遭遇了末日降臨。
張浩也沒有某些生意人習慣性的滿嘴跑火車,話簡單明了,不知道不清楚的事絕不亂扯。
兩人談話不到一時,他就把波哥大、麥德林,乃至打聽到的一些關於巴拿馬的消息告訴了林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