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同意太後垂簾聽政?”衛國公捋著胡子問徐令則,“溫昭做輔政大臣,你為何不去?你們一文一武,足以輔佐皇上,為何還要太後插一腳?”

衛國公地位本來就高,加之他是實打實的憑軍功立命,說起話來底氣十足。

徐令則道:“溫昭是文臣,顧忌少;我為武將,走得離皇上太近,一來有人會以為我有不臣之心,二來長此以往,皇上太後也會這麼想。我對權勢,並無貪戀之心。”

“你對權勢沒有貪戀之心,但是日後大權在握的人對你下手呢?”衛國公顯然十分不讚同他的想法,“我也年輕過,一心想為國為民馬革裹屍,對於朝堂之上蠅營狗苟之事不屑一顧,後來不是慘遭陷害,流三千裏?”

衛國公一生跌宕起伏,經曆無數。

徐令則若有所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確實是這個道理。

“而且不要覺得你對皇上有功,和溫昭交好,就能一勞永逸。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所有的東西,都一直在變。”衛國公道,“太後人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是我十分看不上孟家人。”

“你想想,如果孟家人真是什麼正經人家,不心懷鬼胎,能把二八之齡的姑娘主動送到宮中伴隨年過半百的先皇?”衛國公對此顯然不屑一顧。

“太後也不是簡單的,受寵又懷孕,生下了當今聖上。”

“現在暫時看不出來苗頭,但是日後,孟家人不可能安分守己的。”

“你以為的功成身退,恐怕是在把勝利拱手相讓,讓給孟家那些人。”

“我為什麼讓三郎留在京城,就是讓他觀望京中形勢。自保然後才能衛國衛家!”

“你和三郎從小認識,該知道他看似胡鬧,其實行事極有分寸。他和希音丫頭是鬧著玩的,但是對你的擔憂也是真的。不希望你耽於美色,忘記正事。”

“秦驍你記住這八個字,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頓了頓,衛國公又拍拍徐令則的肩膀:“你身世堪憐,然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秦驍,能得希音丫頭,是老天的賞賜,也是你的幸運。然而以後的事情,還是要靠這裏,還有這裏……”

他先指了指自己的頭,然後又指指自己的拳頭。

說完他話鋒一轉,口氣輕鬆起來:“趕緊成家,三郎比你小都當爹了。”

徐令則看著一臉得意的衛三郎,不緊不慢地道:“我隻要比他早生出女兒就是贏了。”

衛國公愣了下,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對,對,這話沒毛病。”

他們衛國公府,皮小子有的是,但是姑娘是絕對的稀缺資源。

衛夫人有三個兄長,卻沒有姐妹;下一輩略好,在他三個兄長不懈努力下,終於生出了兩個女孩,然而還都已經嫁出去了。

徐令則忍不住想,他和顧希音的女兒,該是什麼樣呢?

他腦海中浮現出一個顧希音的縮小版,會和她一樣神氣地叉腰說話,風風火火蹬蹬蹬地走路,受委屈時候會紅了眼眶,強忍眼淚,然而又忍不住,一臉懊惱和傲嬌,讓人忍不住想逗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