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郊區徒步遊
2010年10月4日 昆明 多雲 心情還好
好不容易過假期,我不想再沉溺在看房的痛苦中,就跟民提議去昆明郊區走走,看看郊區的風景。
我們先坐了一段公車,然後在一個可以看到一大片菜園的小站下車,這邊看起來比較偏僻,看不到村莊建築。車站邊停了幾輛電動車,看起來是在等待拉客,有個人用當地話問我們,我們聽不懂也沒答話,徑直往菜園深處走去。
這片菜園看到的主要還是白菜和包菜,不同年紀的菜分別長在分割成不同大小的田壟裏,有的已經成熟,顏色淡綠泛白;有的年紀尚幼,嫩綠色泛著油油的光,還有的是剛剛從育苗箱中移栽進田壟中,歪歪扭扭的還沒緩過氣兒來。
路過一塊田壟,幾個農民正在移栽育苗箱中的菜苗,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看來是一家大小全體出動,都卷了褲腿,彎腰倒退著一排排認真地栽過去。
民說:“看這些菜農也很辛苦啊。”
我沒言語,哪有不辛苦的工作呢?不要說鄉下種菜的菜農,就說大城市裏菜市場那些賣菜的,不也是起早貪黑地工作?
記得在北京的時候,樓下小區賣菜的師傅告訴我們,他每天早上四點多就起床,騎著電動三輪車去北京五環外郊區市場批發菜蔬,來回需要三個多小時,到小區就八點多了剛趕上開張。
冬天,北京的那個風吹在臉上刺骨地痛,別說人,菜一定要拿棉被包裹好,不然回來就凍爛了。尤其是賣魚的時候,師傅光著手從邊上都結了厚厚冰層的水裏麻利地撈出來,開膛去內髒刮魚鱗。雖然我因為不忍心看到殺魚也很少買魚,但是每次路過看到的時候,我的心都在一點一點地抽緊。
我們一路走,路過一片果園,果園邊有些支起來的簡易帳篷,有果農在旁邊招呼,細聽才明白是問我們去不去果園拍照。那個果農一個勁兒地揮著手說:“美著嘎、美著嘎。”
我們倆因為聽不懂方言,又不知深淺,終究還是沒敢去。不過遠遠地看果樹上綴滿了黃亮亮的梨,確實是一副美麗的田園圖景,果農們倒是很有商機意識,賣果子的同時還招攬拍照,一舉兩得。
我們繞著果園轉了一圈,看到不遠處有一幢花園別墅樣的建築,便走到跟前去。
走近了發現是一幢私家園林小區,頗有歐式風格,不知道在昆明什麼樣地位的人才可以住這樣的房子。
我在大門口拍照,保安走過來說不能拍照。民對他說:“我們是做地產調查的,拍真實圖景。”保安似懂非懂,不過看我們不像當地農民,便也不再阻攔。
我對民說什麼時候我們能住在這樣幽靜美麗的地方就好了,民鄭重地說:“麵包會有的,房子也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