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將近六十來歲的老者,名叫李浩申,是振宇集團的董事長,也是廣東赫赫有名的產地產大亨,在廣東,那可是老人小孩都知道的人物。
李浩申是農村家庭出身,早年家境貧苦,他十來歲便偷渡到香港去尋找出路,什麼樣的雜活累活都做過,後來偶然進入造船廠工作,憑著好學、勤快又肯吃苦,很快受到了老板的賞識提拔。加上他為人義氣、熱情,日積月累打下了不錯的人脈關係,更為他以後創業奠定了基礎。
八十年代初期,這家造船廠的老板被兒女接去了英國定居,造船廠便轉手給了別人。
此時的李浩申閱曆豐富,而且前老板去英國之前也給了一筆遣散費,再加上李浩申之前就已經有單幹的想法,如今老板出國定居,對於新來的老板,李浩申自然與他沒有情分,便開始了自己創業的道理。
可造船廠這樣的大工程,即便再受老板照顧,李浩申也沒積攢下多少家底,並不具備開造船廠的資金。李浩申合計之下,他隻得在造船廠和商人中間當起了跑道兒,也就是中間人。在大公司和造船廠中間介紹奔走,說成一筆交易就提些好處費。憑著他多年積攢的人脈,沒想到僅僅兩年,就積攢下了豐厚的身家。自此,他便正式在香港開起了造船廠。
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李浩申很快成為了香港重工業商會的副會長,成為了香港甚至是國內有名的重工業集團。
俗話說,落葉歸根。年逾四十,大富大貴後的李浩申,想起自己的家鄉廣東,不免感慨,這也就興起了回老家看看的念頭。
回到廣東之後,李浩申這才發現,廣東的麵貌比三十年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稱不上是富足,卻是家家安居,日子安樂。更要緊的是,國內的經濟還處於帶發展開墾的狀態,這對於李浩申來說絕對是個機會。
1990年後,國家政策變化,開始大力發展經濟,一些外國友人來到國內洽談投資,其中一些人對國內的房地產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時國家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李浩申肯回國發展對於國家來說是一件好事,所以當時李浩申所享受的政策是前所未有的開放。
李浩申在內地成功得極快,後來更是建立振宇集團,除了房地產的行業,各行各業振宇集團都會進行投資,成為廣東名副其實的老大。
隨著生意做的越大,心也就越大,加上這些年受人奉承追捧,李浩申的心態也漸漸有些浮躁起來。
他在廣東的勢力越來越大,行事也越來越囂張,偷稅漏稅自不必說,後來他居然把心思放到走私上麵,憑著他在廣東和香港之間的人脈和勢力,李浩申幹起了走私的生意。這犯法的買賣李浩申做起來自然是小心謹慎,連著做了幾回都安然無事,嚐到了巨大的甜頭,李浩申的膽子也放開了。
直到三年前,一批價值幾億的汽車出境到泰國,原本走過幾回都安全無虞的路線居然遇上了交火事件,非但送貨的夥計死了,連走私的汽車都被炸成了廢銅爛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