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是一首壯美的歌(自序)
歲月悠悠,往事如煙。一直以來,總想寫一部所謂“完全自我”的傳記性文學作品。可我又總是有種擔心,怕人說我不知天高地厚。在我淺薄的認識中,似乎隻有名人和偉人才有資格出傳記。而我不是名人,更不是偉人。鄙人的人生道路雖然也算得上坎坷,但並不叱吒風雲,更談不上驚天動地。於是,我的這個夢想一次次地倏然熄滅。 然而,在我多年的教學生涯裏,由於教學的需要,在課堂上常常免不了給孩子們講一點我的人生故事。而我發現,我的學生們卻十分愛聽。他們在自己的作文裏,還常常會引述我的一些故事。後來,我也在一些報刊雜誌上陸續發表過一些有關我人生的文章。但我總覺得不過癮,還是執著地想出一本比較有連貫性和完整性的作品,就算是為我的學生們和家長們寫吧。於是,我顧不及許多了,決定寫這本書。 我給這篇自序的標題定名為《人生是一首壯美的歌》。說真的,我很喜歡這個標題。在斟酌它的時候,我反複咀嚼過“壯美”二字。認為它既含有“遼闊和美麗”之意,還似乎應該含有幾分悲壯之意。總之,我說不清。要聲明一點的是,取這個標題,決不是標榜自己的人生有多麼地壯美,而僅僅是寄予我對人生境界的一種夢想和追求。坦率地說,和很多的人相比,我的人生既不怎麼悲壯,更不覺得有多麼壯美。 人的一生,總是和歲月聯係在一起。而歲月隻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概念。它既無形,也無痕;它是永恒的,又是最公平的,卻又是最殘酷的,正所謂“歲月無情”。然而,一個人的人生腳步卻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雙腳丈量著自己的人生之路,每個人都在唱著自己的人生之歌。隻不過,有的委婉深沉,有的激越雄渾,有的悲壯淒楚,有的遼闊壯美。 我曾經在自己的文章裏這麼說過:一個人,其跋涉的步履無論是邁得緩慢,還是邁得匆匆,在他的前頭總會有一隻看不見、摸不著的神靈之手在牽引著他。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生命基因以及其固有的性情和意念,將主宰著他人生的軌跡。一個人是無法超越其性情和意念的。對這一點,我不知別人怎麼想,我卻是這麼看,因為我有太多的理由來證明這一點。 一個人從他呱呱墜地起,無一例外要走過他的幼年、童年和少年,無一例外要步入他的青年、中年和老年。然而,由於每一個人所處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的不同,有的人在人生之路上是一路的荊棘和坎坷,而有的人在人生之路上卻是一路的鮮花和坦途。歲月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而每個人的命運卻是不盡相同。這,就是殘酷的現實。然而,在客觀的現實麵前,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自己命運的。而這個人所依靠的內在力量,正是自己與生俱來的生命基因以及其固有的性情和意念。說到這裏,我想起有不少的人,總喜歡在世人麵前歎息自己命運如何地不好。其實我覺得,這隻是一種“無聊者的自慰”而已,說得不客氣一點,經常歎息自己命運不好的人,他永遠都是一個可憐蟲。 在茫茫宇宙,人其實很渺小。在無限的時光長河裏,作為一個人,隻不過是一個匆匆的過客,正所謂“彈指一揮間”。也正因為如此,如何麵對這個世界,如何走完自己的人生,就成了每個人都無法回避的重大而艱難的課題。 人為什麼活著?你能精辟地回答出來嗎?如果有人這麼問我,我肯定是回答不出來。因為我覺得,我怎麼回答都是口是心非。不過,我倒是惡作劇般地問過許多朋友。他們當中,有男也有女,有老也有少,各種層次的人物都有。在他們所有的回答當中,不乏有精辟之言。可當我用他們的言論來對照他們的個人行為和人生軌跡時,卻發現他們有太多的自相矛盾之處。他們的言辭中,有的是那麼崇高而偉大,有的又是那麼過於自我和現實。於是,我發誓:這一輩子,我永遠也不會正麵回答別人對我的這類提問。 我認定,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常常連自己都覺得矛盾。我們都希望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自覺地去做一個好人。但我們決不可以去強求他們做一個最完美的好人。這做不到,誰都做不到。不要說是普通老百姓,就算你是一位聖賢,也不一定能做到啊!於是,每逢想到這,我就釋然了,我就會原諒自己的一些過失和缺點。我常常告誡自己:在人們麵前,不要把話說得太漂亮,不要把自己裝扮得多麼偉大而高尚,而應該腳踏實地地去做一個實實在在的正常意義上的好人,這就足矣! 還有不少人問過我:人生的最大財富是什麼?人生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人生最大的快樂又是什麼?我想,這又是三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不過,我倒是很欣賞某位名人說過的一段話,他說:“人生最大的財富是智慧,人生成功的秘訣是實力+智慧+機遇,而人生最大的快樂則是實現了自己人生價值的最大化。”我覺得,這段話說得精辟! 還有人問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麼?我想,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絕望。這不僅是我這麼說,我聽過許許多多的人都是這麼說,甚至有不少偉人也是這麼說。可不,當一個人在萬念俱焚感到最絕望的時候,他的精神田園已經是長滿了荒草。這個時刻,隻要往裏麵扔進一粒火星,他就可能立刻灰飛煙滅。這是多麼可怕又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啊!所以,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絕望。 有多少人,都夢想能在一夜之間成為一個偉人或名人,有多少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生。說真的,我也這麼幻想過,甚至期待過。然而,這麼多年走過來之後,我不再想了,真的不想了,徹底地不想了。很簡單,因為這是空想,想了也沒用,想多了,你心裏會變得不平衡,還不如不想。晚上想了千條路,到第二天早上,你還是走的那條路,你該幹什麼還是去幹什麼。比方說,你是一名掃馬路的清潔工,那你還是去掃馬路吧,而且還得老老實實地把馬路掃好。別讓自己神魂顛倒,連馬路也掃不幹淨了,讓領導炒了你的魷魚,把自個兒的飯碗也給弄丟了。 當然,我在這裏並不是反對去追求個人的理想。人是需要有理想的,因為它是一種前進的動力。我隻是說,如果你努力去做了,而且盡力了,但最後到達不了你理想的彼岸,那就算了,千萬不要怨天怨地,千萬不要耿耿於懷,更不要認為自己生不逢時。生活的路還很長,還是重新調整自己的方向,繼續去腳踏實地做你該做的事情。 人其實是活一種精神,活一種信念。你想想,世界上的那些偉人和名人,還有那些千萬富翁和億萬富翁們,他們和我們普通人一樣,也要吃、喝、穿,也要拉、撒、睡,可他們又能吃多少?喝多少?穿多少?說到底,還是活一種精神和信念。然而,“精神和信念”這玩意兒就太豐富了。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精神世界,都有自己不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靠自己去把握吧,千萬別再怨天尤人。 有人曾經問過我:“在這個世界上,有沒有那種沒有任何煩惱的人?” 我說有,隻有那些永遠躺在病榻上的植物人可能沒有煩惱。 甚至還有人很幼稚地反問我:“那些偉人、名人和有錢人難道還會有煩惱嗎?” 我回答說:“他們的煩惱也許比我們普通人更多。” 你想想,克林頓當年有沒有煩惱?小布什有沒有煩惱?薩達姆有沒有煩惱?還有那些著名的影視明星、歌星、名主持人等,他們當中有多少人沒有煩惱?他們當中,緋聞纏身者還少嗎?甚至自己走向絕路者也不乏其人。你說,這世界上沒有煩惱的人上哪找去?因此,我們這些普通人有點煩惱,又算得了什麼? 每一個人,都靠著自己的信念堅強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我想,除了信念,恐怕還有一種很重要的東西在支撐著我們的人生,這就是“情”。“情”和“精神”一樣,它的內涵同樣是那麼豐富。親情、愛情、友情……各種各樣的“情”,把世界上所有的人緊緊地維係在了一起。其間,演繹出了人世間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 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不少的好人,他們把別人的快樂當成自己的快樂,把別人的痛苦當成自己的痛苦。可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希望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快樂而幸福。人,是一種有感情的高級動物,人是需要講感情的,正所謂“滴水之恩,泉湧相報”。我們要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既要善待自己,更要善待別人。在心中永遠想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歲月無情人有情,時光和歲月永遠不會停止它們前行的腳步。這一點,永遠不會以我們的意誌為轉移。而我們的生命卻是有限的,這一點,也永遠不會以我們的意誌為轉移。就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給後人留下一串看得見的足跡吧。 在這裏,我還要引用自己說過的一段話:“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我永遠不會蠅營狗苟、隨波逐流。我的豪情壯誌永遠不會消磨殆盡。鮮活的生命之液將會永遠在我的血管裏汩汩流淌。我永遠會在人生之路上風雨兼程。” 這是一部紀實性的長篇文學。毫無疑問,它應該是一部紀實性和文學性相結合的作品。既然是文學,就必然要用上一些文學的手段。尤其是對自己在南國打工生活的那段經曆,我基本上采用了寫小說的技法,目的是為了增加一點故事性。另外我還想,這部作品主要是為我的學生們寫的,在這部作品裏,我要盡可能地多寫點自己童年和少年時代的故事,多寫點自己青年時代的故事,多寫點自己所遭遇過的人生磨難以及這麼多年來的奮鬥經曆。要讓這本書引發孩子們的一些思考,給他們一點啟迪,教給他們一些人生的經驗,讓他們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總之,要對他們有所裨益。 還要說明一點的是,這本書裏的某些篇目和內容,曾經在我過去的作品裏用過,這次,根據自己的回憶,重新將它們做了許多重要的修改和補充。 借出版這本書的機會,我要真誠地感謝每一位曾經關心、理解、支持和幫助過我的良師益友。我謹以此書敬獻給他們,同時也敬獻給遠在省城的年邁母親和所有的親人,敬獻給在母校曾經辛勤培育過我的老師以及我的同學。 我真誠地期盼: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也真誠地祝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更加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