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紀伯倫:我心中的多於我說出的 第九章 傳奇(1 / 1)

第三部分 紀伯倫:我心中的多於我說出的 第九章 傳奇

紀伯倫15歲那年,在故鄉貝魯特的阿利·喜克瑪德大學讀書時,就已經用阿拉伯文寫成了《先知》。其後他帶了原稿到巴黎,20歲的那年,因為母親病危,回到波士頓,這份手稿也隨身帶著。他曾在病榻邊將這年輕的先知阿爾·漠思陀法的故事講給母親聽。母親說:“這是一部佳作,我的孩子。但時候還未到呢,把它擱起來罷。”他遵從了母親的勸告,這阿拉伯文的《先知》又冷冷地閑擱了5年。到25歲,他又在巴黎了,這聲譽鵲起的年輕畫家,已引起了羅丹的注意,他的畫也已有兩次入選沙龍畫展,這時他才動手把全詩重寫一遍,但仍舊是用阿拉伯文。現在他已沒有母親來稱讚他了,他給自己高聲吟誦了一遍,說道:“這是一部佳作,紀伯倫,但時候還未到呢,把它擱起來罷。”於是這部驚世的著作又塵封了10年。直至回到美國,這本饒有趣味的書才由詩人用英文寫出來,經過5次重寫,才於1923年印行出版,這便是《先知》的傳奇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