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突然強推 二合一(1 / 3)

這個推薦確實挺猛,姬予心裏越發開心。

碼字的勁頭,也高揚起來。

接下來的時間,他在家除了碼字,就是抽空把那十首歌都做了個小樣。

周二開機的時候,姬予沒去,但通過新聞,也感受到了會場的熱鬧。

開機是在東海影視城搞的。

按照正常慣例,是先拍內景,拍完了再轉外景,這種方式主要是省錢。

但也考驗演員的水準,畢竟不是按照劇情的正常走向,有時候需要一上來就爆發或者壓抑。

姬予也搞不懂,為什麼每次開機都要拜神,難怪那天看日子的時候,還要適合祭祀。

薑豐年站在中間,陳度和其他主要演員站兩邊,後麵則是一些配角和工作人員,烏央烏央的,粗眼看去也有一百多號人了。

果不其然,在隨後的新聞中,基本標題都是這種——

《薑豐年再次創業,不走電影改電視劇》、《薑豐年離開華藝,攜陳度拍懸疑片》,《謎一般的男人,薑豐年總在巔峰時期急流勇退》,《華藝薑豐年創業大戲,從隱秘的角落開機》……

姬予笑了笑。

關於薑豐年離職華藝創業,以及《隱秘的角落》很快就衝進了微博熱搜。

未拍先火!

有這個效果,一來薑豐年的確是大牛,有不低的關注度和人脈,否則也來不了這麼多媒體。

二來,經他手的不少電影,以及曾經創業的電視綜藝節目,都挺火。

就拿現在來說,湘省衛視的兩檔王牌節目,還是他曾經那個宏圖公司一手打造的,後來公司賣給了華藝,也一並轉手。

不僅是湘省衛視,蘇省衛視、浙省衛視,薑豐年都跟他們合作過節目。

雖然到了華藝,他隻是個打工人,但他的熱度,並不遜色與華藝王總,奔雷林總這些大腕,就因為他曾經那些輝煌。

十年前,薑豐年的知名度就不低了,堪比一些國內知名大導。但在公眾的印象中,他比那些大導更有錢,畢竟大導看似在片場很牛逼,但大家也都知道,他們同樣也是給那些影視公司打工的。

所以,現在薑豐年又出來了,自然讓媒體乃至公眾津津樂道。

上一次他出來,脫離之前主打電影的華藝,做電視節目,而這一次又從華藝出來,他依然另辟蹊徑,還是不做電影,從電視劇著手。

甚至有不少人猜測,當初薑豐年出來創業,究竟是他自己的意願,還是華藝的交代。

明麵上脫離華藝,單獨操作,雖然少了很多資源和方便,但同樣,也少了很多掣肘。

否則為什麼在宏圖發展起來了,還處在巔峰狀態的時候,他又毫不猶豫的賣給了華藝?

雖然之前那次出來又回去,到現在都沒能找到太多蛛絲馬跡,但依然很難不讓人懷疑。

畢竟就算賣,也是內部矛盾和發展瓶頸的時候才會這麼做,誰會傻到母雞還在下金蛋的時候就賣掉?

除非缺錢或者錢賺夠了想退休,但前者薑豐年不缺錢,後者,他轉手後又回了華藝打工。

都說不通。

但如果是華藝派他出來的呢?

這樣一來,之前想不通的事情,如果往這方麵想,似乎又說得通了。

而這次,會不會又是華藝的騷操作,看到網劇現在大熱,也想來分一杯羹,然後派出薑豐年再次創業?

成功了,連人帶公司回去,失敗了,薑豐年一個人回去?

薑豐年在開機儀式後的發布會就說了,這部劇是網劇,也就是說,不會在電視台播,而是向視頻網站。

從名字,以及薑豐年的講述,大家知道這是一部懸疑劇後,心裏了然,這個類型,上電視台的確挺難。

電視台那邊有些悻悻,但也無奈。而那幾家視頻網站,就樂開了花。

誰拿下這部劇,就代表著巨大的流量。

薑豐年本身的熱度,和他的能力眾所周知,不說他經手的那些電影,就連電視節目也做的風生水起。

所以,他親自參與的電視劇,質量肯定不會差。

雖然演員除了陳度,和這三個小童星外,其他幾個主要配角雖然也都算大眾熟臉,但並沒有太大的人氣,不過,隻要有薑豐年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