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雙雙登頂(1 / 2)

“我跟你們說,昨天我聽到一首歌,叫《江南》,特別好聽。”

“切,狗尾巴草到你嘴裏也能變成鮮花,再好也不可能有《東風破》好聽。”

“你放屁,你聽的才是狗尾巴草。”

“就你那江南?爛大街的歌名,叫《江北》還有點新意,這歌手一聽就沒什麼文化,隻會跟風。”

……

這是某個初中裏,周一早上學生之間的討論。

聽到這倆同學的話,又有一個學生湊過來咧嘴不屑:

“什麼東風破呀,聽這名字就不知所雲,肯定又是什麼不入流的網絡歌手搞的,我建議你們聽聽《七裏香》,那才叫一個好聽。”

“叫什麼?七裏香?切……更不知所雲,肯定又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故作文藝的牽強附會,實際上沒有任何內涵。們根本不知道,《東風破》這歌有多好聽。”

說著,這學生就唱了一句:“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那那那那那……”

他隻記得這一句,後麵全是‘那’。

但盡管這一句,就讓旁邊那倆同學愣了一下,對視一眼。

好像還真的挺好聽的?

不過,還是《七裏香》/《江南》好聽!!

你都不知道那詞寫得有多美,曲有多好聽,嘖嘖,再配上那有意境的MV,簡直是視聽享受——哪怕是在家裏的電視上看的,也依然有這種感覺。

初中生不允許帶手機,放了學吃過飯,就得繼續陷入題海戰術,作業到深夜。

能聽到歌,也是吃飯的時候看電視聽到的,可能連歌手名字都沒記住。

總之,他們都聽個一知半解,但依然吸引得他們心裏癢癢。

當然也不是所有學生都不清楚,也不是所有人都帶不了手機,總有人偷著帶。

在他們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又一個學生湊過來,了解到他們爭吵的內容後,瞬間哈哈大笑。

他這一笑,把這幾個學生笑懵了。

“笑你妹啊笑,有屁就放。”

“知道我笑什麼嗎哈哈哈哈?”那學生笑得前仰後合差點斷氣,然後在同學或怒視或動手的‘圍攻’下,才喘著氣斷斷續續道:

“我是笑你們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哈哈哈哈!”

“???”

這些學生更懵了。

“你特麼神經病吧你?”

“你到底在說什麼玩意兒?”

……

麵對同學的不解,那個學生清了清嗓子,然後才一本正經的道:

“你們知道,你們剛剛說的那些歌,都是誰的嗎?”

“誰的?”有人詫異。

“你特麼倒是說啊!”有人不耐。

“你是說?”有人因為他的話思索了一下,忽然心裏一動,想到一個難以置信的答案。

“啪!”那學生打了個響指:“沒錯!剛剛讓你們吵得不可開交的那些歌,都是一個人寫的,也出自同一張專輯。”

“臥槽!”

“誰啊這麼牛嗶?”

“真的假的?”

……

就在他們質疑的時候,這個學生偷偷看了四周一眼,再才掏出手機,翻開自己的聽歌軟件。

在他的歌單中,那張《江南七裏香》的專輯,就在最上方。

看到這個名字,之前還各自為陣,尤其是因為《江南》和《七裏香》著兩首歌,互相攻擊對方歌手的學生們,臉上都露出一絲尷尬之色。